第十章
日月為何同照
日月同照就是指太陽和月亮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這是一種世人罕見的奇特天象。在我國古書上早有記載。
在我國浙江海鹽南北湖鷹窠頂上經常發生這一現象,它和錢塘江邊的“海寧觀潮”被稱為雙絕而馳名中外。
日月同升現象一般在每年十月初一那天出現,最短5分鍾,最長31分鍾,一般15分鍾,每次景象都不一樣。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太陽先升起,月亮隨即躍入日心。
太陽升起不久,在太陽旁邊出現一個暗灰色月亮,圍繞著太陽跳來跳去。一會兒躍在太陽右邊,一會兒躍在左邊,一會兒落在上麵,一會兒又落在下麵。當月亮經過太陽時,太陽表麵大部被月亮遮蓋,顏色變暗,未被遮沒的部分就閃現出金黃色的月牙形狀。
太陽和月亮重疊,合為一體,同時從江海上升起。太陽直徑比月亮稍大一點,太陽外圈顯示出血紅或青藍色光環。或月影先在日輪中,後又跳出日輪,在太陽四周躍動。
月亮先出,幾乎在同一直線上太陽隨之出來,太陽托住月影一起躍動。
上述幾種現象,有的與日食過程非常相似,但又顯然不是。因為日食不會每年正好發生在十月初一,也不會僅發生在鷹窠頂一帶。有人認為這大概是太陽光線的折射造成的假象。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為“地麵閃爍”。
如果說是地麵閃爍造成的假象,為什麼一年一度隻有在農曆十月初一才會出現呢?鷹窠頂上到底有哪些得天獨厚的條件,使人們能目睹這一奇景呢?日月同升是否就是中國史籍上所記載的日月合璧呢?這一切還沒有科學的事實根據,隻是一個未解之謎。
惠來“海市蜃樓”
1957年3月19日晚上11:00點左右,在廣東惠來縣神泉港附近的圭湖堆海麵出現一次海市,長達近6小時。那次蜃景出現時間之長、景色之美,是60年來首屈一指的。全部景色可分為三部分:東邊附近的那部分彩色鮮明,呈現樓閣、碉堡、船隻。偏東部分色彩也非常鮮豔,是一片城市景象,樓房林立,大馬路上還隱隱可見來來往往的行人。西邊附近的那部分像一個古老城堡,一會兒出現城牆,一會兒變成大橋墩,露出大橋梁。此外,還有塔、起重機、工廠、樹木等,交相輝映。從高處不同的地方望去,它們各具特色。
“海市蜃樓”出現的原因現在人們已知曉,但仍對這一奇景非常感興趣。
留下圖案的閃電
1896年6月17日,在法國的南方,2名工人在棚子裏避雷雨。一個閃電出人意外地正“打中”他們避雨的地方,結果2人都倒在地上。
閃電使其中一個男子的皮鞋“開了線”,還撕破了他的褲子。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另一情況:閃電仿佛是個技術高明的攝影師,它在死者的手臂上出色地拍下一幅鬆樹、楊樹及這個人表帶的“照片”。
卡米爾·法蘭馬利昂在分析這一情況後提出一個設想,即死於閃電的人所停留過的棚子可能成了一個攝影室,閃電起了“透視”的作用。不過這種設想無法解釋,為什麼“拍攝”時有如此奇特的“選擇性”:因為“拍下來”的隻有某些物象,而且僅僅取自四周的景觀。同樣,穿透衣服而取景拍照的現象也令人無法解釋。
1823年9月有個水手被閃電擊斃,當時他就坐在停泊在阿米羅灣的一艘帆船的甲板上,離桅杆非常近。順著他的脊背,從脖子到大腿,灼出了一條線紋,而且在線紋結束的地方可以看見清晰的馬蹄鐵的圖形,而馬蹄鐵是釘在桅杆上的,恰好在水手的頭頂上方。
這類情況中最富悲劇性的還有一個例子。一個小男孩爬到樹上去掏鳥窩取蛋,他受到了懲罰:這棵樹遭雷電劈擊,趴在地上的小男孩胸前清晰地烙上他爬過的那棵樹的圖像,還有一隻呆在枝頭上的鳥,它身邊就是鳥窩,這一切都顯現得極為清楚。
1892年7月19日兩個黑人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海倫公園一棵樹下避雨,被閃電擊斃。
當人們從死者身上脫下衣服時,在殯儀館經理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令人震驚的奇景:死者的前胸留下了閃電發生地點一角的自然景色,這幅照片是絕對令人信服的。上邊還有一片發幹的略帶棕色的橡樹葉,還有藏在青草中的羊齒草,它跟青草稍有區別之處,就是它也有點發棕色。樹葉和羊齒草的圖像如此清晰,連肉眼也能看見最細小的筋絡。
大約4小時後,“相片”便開始模糊,變成紫紅色的斑點。與閃電有關的現象是多種多樣的。例如,1852年7月24日在聖維謝特(古巴)一些幹樹葉上發現了由棕櫚蓋成的農舍及它們前後左右景物的圖像。在另一個地方,位於同一個島上的錫巴科亞,1823年8月,閃電把一顆彎釘子的圖像烙在樹幹上。安·波埃伊補充說,這是釘進同一棵樹上部一枝樹椏上的釘子的複製品,圖像複製得絕對精確,隻是顛倒過來罷了。
還有一種更神奇的現象——圖像被印在皮下的狀況。例如,1812年在科姆布亥(索默塞特)有6隻羊在橡樹和榛樹林附近的野地上被閃電擊斃。當人們剝下它們的毛皮時,在它們的身上,說得準確些是在它們的毛皮裏麵發現了四周部分景物的逼真圖像。並且在一百多年之後,1971年2月在南卡羅林納再次發生了這類情況。傑斐遜城有個叫傑西耶·巴列特的人出外打獵,把打死的野兔帶回家。他妻子動手給他做晚飯時發現(此時在場的他們的朋友也能作證),在他們剝了皮的兔子的一條前腳上有一個黑色婦女的側麵像。像的橫斷麵有25厘米:微微噘起的小嘴唇、卷曲的頭發和長長的睫毛——與20世紀的摩登女郎一模一樣。
閃電在人或動植物身上留下圖案的原因,目前還無人能做出合理的解釋,隻等科學地研究之後再作定論。
奇妙的龍卷風
1940年在高爾科夫州,發生了一樁令人驚奇的事。一個炎熱的夏天,在巴甫洛夫區麥歇村的上空雷雨大作,一些銀幣隨著雨滴撒落在地上!村民發現這竟是幾千枚伊凡五世時代鑄造的模壓花紋的硬幣。1933年,在離卡瓦列絡沃鎮不遠的地方,暴雨帶來了大量的海蟄。在許多國家還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晴朗的日子裏,天上突然撒下許多麥粒,掉下橙子和蜘蛛。有時又會隨雨滴落下青蛙和魚……這些驟然看來不可思議的現象,其實都是龍卷風的惡作劇!
龍卷風發生在水麵,則稱為“水龍卷”。如發生在陸地上,則稱為“陸龍卷”。龍卷風外貌奇特,它上部是一塊烏黑或濃灰的積雨雲,下部是下垂著的形如大象鼻子似的漏鬥狀雲柱,水龍卷直徑25~100米,陸龍卷的直徑不超過100~1000米。其風速一般每秒達50~100米,有時可達每秒300米,超過聲速。龍卷風像巨大的吸塵器,經過水庫、河流,常卷起衝天水柱,連水庫、河流的底部有時都會暴露出來。同時,龍卷風又是短命的,往往隻有幾分鍾或幾十分鍾,最多幾小時,一般移動幾十米到10公裏左右,便“壽終正寢”了。
龍卷風的形成一般都與局部地區受熱引起上下強對流有關,但強對流未必產生“真空抽水泵”效應似的龍卷風。前蘇聯學者維克托·庫申提出了龍卷風的內引力——熱過程的成因新理論:當大氣變成像“有層的烤餅”時,裏麵很快形成暴雨雲——大量的已變暖的濕潤的空氣朝上急速移動,與此同時,附近區域的氣流迅速下降,形成了巨大的漩渦。在漩渦裏,濕潤的氣流沿著螺旋線向上飛速移動,內部形成一個稀薄的空間,空氣在裏麵迅速變冷,水蒸汽冷凝,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觀察到龍卷風像霧氣沉沉的雲柱的原因。但問題是在某些地區的冬季或夜間,沒有強對流或暴雨時,龍卷風卻也每每發生。這就不能不使人深感事情的複雜了。
而且龍卷風還有一些“古怪行為”使人難以捉摸,它席卷城鎮,搗毀房屋,把碗櫥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卻沒有打碎碗櫥裏的一個碗;被它嚇呆的人們常常被它抬向高空,然後,又被它平平安安地送回地上;大氣旋風在它經過的路線上,總是準確地把房屋的房頂刮到兩三百公尺以外,然後拋在地上,然而房內的一切卻保存得完整無損;有時它隻拔去一隻雞一側的毛,而另一側卻完好無損;它將百年古鬆吹倒並撚成紐帶狀,而近旁的小楊樹連一根枝條都未受到折損。
龍卷風之謎,至今仍有待於人們不懈地探索。
光怪陸離的折射現象
1865年,位於中亞細亞地區的浩罕國出兵侵占了我國的新疆。一個嚴冬的清晨,當時的清朝政府派兵向侵略者發起攻勢。攻城開始前,因為天氣太冷,清軍在城外點燃了3堆大火取暖。
這時,浩罕國的守軍突然發現,無數體形高大、身著黑衣的清兵從天而降。這可把守軍嚇破了膽,他們亂喊亂叫,慌忙開槍開炮,結果把城門炸開了一個口子。城外的清兵立刻抓住有利時機,攻進城中,迅速收複了失地。
類似的情況在別的國家也出現過。1878年的一天,一支美國軍隊從阿拉姆·林柯思要塞開出去參加戰鬥。不久,要塞裏的人見到他們竟步伐矯健地行走在天空中的雲端裏,這真令人莫名其妙。人們以為那支部隊官兵已經陣亡,被上帝帶到西天,成了“天兵天將”。事有湊巧,幾天以後,這支部隊果真在與印第安人的激戰中全部陣亡了。
這“天兵天將”從哪裏來的呢?原來這是空氣折射造成的。例如前麵提到的清兵從天而降現象,是由於當時天氣非常寒冷,靠近地麵的一層空氣密度很大,清兵們生起的篝火使一股密度小的暖氣流進入了上空,當光線穿過密度不同的空氣時,就發生了折射,使物體的形象變形。恰好此時一群黑烏鴉飛過上空,於是這些烏鴉在守軍的眼中就成了從天而降的神兵。
1823年,法國軍隊襲擊阿爾及利亞的一個後方要塞時,離部隊前方6千米遠的沙漠中出現了一群火烈鳥。突然,火烈鳥變成了阿軍士兵,騎著麵目猙獰的怪獸向法軍衝來。法軍立刻亂了陣腳,慌忙開槍開炮,可是過了半個多小時的功夫,阿軍騎兵又突然消失了。法軍追到前麵查看,卻見到滿地的火烈鳥屍體。由於法軍的槍炮聲暴露了自己,阿軍及時增強了後方的防備力量,使法軍的襲擊計劃徹底破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為了摸清北極圈氣候對海峽氣候的影響,以便更好地使用潛艇,於是派威廉上校率數名氣象專家秘密化裝赴北極地區建立探測網。可是當他們登上北極冰川時,看到有幾百隻會飛的北極熊鋪天蓋地地向他們襲來。他們急忙開槍,經過1小時的激戰,飛熊突然消失。近前一看,遍地是海鷗的屍體。正當威廉上校莫名其妙之時,當地的土著漁民循著槍聲找來,將他們當成入侵之敵,用弓箭將他們全部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