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分手後,懷茲和華茲又返回礦坑,繼續采挖,一直幹到彈盡糧絕的地步。兩人商量之後,決定由華茲一人回去,多取些食物來。沒想到,二人的蹤跡早被阿帕奇人發現,他們趁華茲離開時,攻擊了他的同伴。懷茲身受重傷,一路跌跌撞撞,爬過奇拉沙漠,被人搭救。由於傷勢嚴重,懷茲在臨終前把他們的故事說給醫生聽,礦坑的秘密就此公諸於眾。但由於懷茲臨死前並沒說清礦坑的具體方位,給後人留了一個很大的猜測餘地。
再說華茲拿著食品趕回礦坑,發現坑邊的營地空無一人,而且有跡象表明阿帕奇人襲擊了這裏。他知道,懷茲肯定是被害死了。傷心欲絕的華茲離開了礦坑,並且永遠沒有再回來。一直到多年後他去世的時候,始終沒把礦坑的位置告訴任何人。
再說阿帕奇人,發覺來這裏陶金的人越來越多,有墨西哥人、美國人,對他們構成了威脅,便下定決心設法阻止這種外來的“侵略”。
他們想出了一個絕無後患的辦法,即讓礦坑從地表“消失”——他們利用整個冬天的時間,用泥土和石塊把礦坑塞滿,然後頗費心機地將表麵弄得和山區其他地方一樣,根本看不出挖坑的痕跡。後來,白人大舉挺進,開發土地,並四處追捕、驅趕阿帕奇人,直到把他們趕出米奇山脈為止。從此,阿帕奇人不再是淘金者的威脅,但所有的淘金者也一直沒能找到礦坑的所在。
客死他鄉
1931年5月,一個叫阿道夫·魯斯的人來到米森山區,聲稱他有一張古老的墨西哥地圖,礦坑的所在清清楚楚地標在上麵。
直到當年的12月人們才在山脊上一個茂密的矮林裏發現了魯斯的頭蓋骨,上麵有一個彈孔。1932年1月,魯斯屍骨的其餘部分在離矮林很遠的地方被陸續找到。
1947年6月16日,一個叫詹姆斯·格拉維的退休攝影師來到這裏。和當年的魯斯一樣,也自稱知道礦坑的確切方位。但他的屍體直到1948年2月才在織針山山頂正東的一個峽穀中被找到。屍體的四肢、軀幹完整,隻是少了頭蓋骨。頭蓋骨後來在布拉福泉附近被發現。
發生在淘金路上的兩樁“無頭案”雖然一直讓凶手逍遙法外,但這隱藏在暗處的危險,絲毫沒使淘金熱降溫。人們依然滿懷信心,充滿希望地尋找著“荷蘭人礦坑”。
6、失蹤民族的珍寶
公元前5世紀中葉,在歐洲東部和亞洲中西部的茫茫大草原上,有個神出鬼沒的民族曾稱霸一時,他們就是消失了多年之後仍然活在世人心中的賽西亞人。
無畏的賽西亞人
在歐洲人的傳說中,賽西亞人嗜血成性,有時甚至把敵人的頭皮剝下來,縫製成外衣、鬥篷、披肩和坐墊來使用,以至於後來在世人心中成了野蠻和凶狠的代名詞。
賽西亞人縱橫馳騁於高加索山脈到裏海、黑海之間起伏不平的山地,他們騎著駿馬從高加索山脈東麵的隘口如雪崩般向亞洲北部席卷而來,在波斯邊境到處製造恐怖、屠殺和搶掠。凡是試圖抵抗他們的地方,無不頃刻之間變成血與火的海洋。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這個在歐亞大草原上馳騁了幾百年之久,並在古代文化史和軍事史上留下了濃重痕跡的民族,此後卻像劃過大幕的流星一般,突然神秘地消失了。至今,曆史學家們既弄不清賽西亞人究竟來自何方,也不知道他們最終去了哪裏。
賽西亞人居住在地麵平坦、水源充足、牧草繁茂的草原地帶,天生與馬匹結下不解之緣,他們實行一夫多妻製,經常在馬鞍上悠然自得地過活。他們沒有城池,沒有堡壘,帶著帳篷四處流浪,他們以牛羊肉、牛羊乳為生,他們的篷車就是房子。
賽西亞人是個馬背上的民族,男性大都是騎士,個個善於開弓射箭。打仗時,他們高高地騎在馬背上,一麵圍著敵人瘋狂地尖聲叫喊,一麵用強弓連環發射出三棱利箭,那種恐怖的情景常常使徒步作戰的敵人在被圍困中嚇得魂飛魄散。勝利後,賽西亞戰士常常把敵人的頭砍下來洗淨,還在外麵蒙上牛皮,裏麵鍍金,製成酒具,款待客人時,拿來盛酒奉客。他們喜歡一邊向客人訴說死者如何罪有應得,一麵炫耀自己殺死他時的過程。難怪敵人往往一聽到賽西亞人就聞風喪膽。
賽西亞戰士不但酷愛作戰,且真正嗜血成性。殺了第一個敵人後,必定要飲他的血。在一年一度的部族聚會上,每個武士都要有殺人的記錄,假如到下次聚會還沒有殺過人,對他們來說就是奇恥大辱。在戰場上,他們認為要剝下敵人的頭皮才可以證明自己勇猛。他們常常把敵人頭皮上的肉刮淨,把頭皮鞣製之後掛在馬韁上,當小毛巾使用。馬韁上掛的這種“小毛巾”越多,證明此人越勇敢。
高超的黃金製藝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沒有文字的民族,不僅善於兵韜戰略,善於在戰場上製定戰略戰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有著高超的才藝和對黃金進行虔誠的崇拜。幾百年的統治,使這個民族極為富有。賽西亞人擁有大量的黃金,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處處能展示出精美絕倫、玲瓏細微的黃金製品來。據曆史學家考證,賽西亞王室更是極為小心地保護神聖的黃金,而且每年還為它舉行盛大的祭祀。有人認為,這個民族不僅僅崇拜黃金,而且瘋狂的偏愛黃金藝術品。
從賽西亞人王室墓地裏發現的大量金器,有馬梳、腳鐙、酒杯、劍鞘、頭盔和指環等大量極具藝術價值的黃金藝術品,足以說明嗜血成性的賽西亞人製造起黃金製品來,又是多麼的細膩、精致、聰慧和極具耐心。
黃金墓葬
1715年,一名西伯利亞礦場場主向沙皇彼得大帝呈獻了一批金器,賽西亞人的黃金製品從此閃耀在世人麵前。
隨著賽西亞人王室的第一個墓室被打開,一批約20件精致的金器呈獻給彼得大帝。然而,隨後發生的事情令彼得大帝始料不及,盜墓的越來越多,許多墓室被從各地來的盜墓賊私掘盜竊,彼得大帝於是下令禁止繼續挖掘,並規定發現所有賽西亞的寶藏都要獻給王室。但此時盜墓之風已經很難杜絕,1725年,彼得大帝死後,盜墓賊更加猖獗。隨著一次次瘋狂的盜墓,賽西亞人精美的黃金製品不斷地流失。
失蹤的民族
有人分析認為,賽西亞民族之所以神秘消失,可能是被另一個比他們更強大更凶殘的遊牧民族趕出了草原。至於這個遊牧民族是誰,有些曆史學家認為是公元前350年開始渡過頓河漸向東侵的薩爾馬特人,但也沒有什麼可靠的證據。那麼,賽西亞人那些大量的黃金製品哪兒去了呢?這是一個不僅為考古學家所關心,而且也為眾多的探險家、尋寶者所關心的謎。
賽西亞這個沒有自己的文字,沒有貨幣,在曆史的長河中未曾留下隻言片語的民族,留在世間的,隻是散見於古希臘典籍中的零散記錄和世界上最為精美絕倫的黃金藝術製品。
7、和氏璧
和氏璧,中國曆史上傳奇之物。
鳳凰落寶
據傳春秋時期的楚國人卞和,一天在荊山上砍柴時偶然發現一隻美麗的鳳凰棲在一塊青石上。按當時民間傳說“鳳凰不落無寶地”,卞和認定這塊青石是寶貝,於是將它獻給楚厲王。當時王宮的玉石匠不識此寶,說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大怒,以欺王之罪,命令武士砍掉了卞和的左足。厲王的兒子武王繼位後,卞和又把這塊寶石獻給武王,仍被說是普通的石頭,武王又以同樣的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