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幹年後,武王的兒子文王即位了,卞和還想去獻寶,可是他因失去了雙腳而無法行走,便抱著這塊寶石坐在荊山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一直把眼淚哭幹了,眼中流出鮮血來。有人把這件事稟告了文王,文王派人去問卞和:“天下受刑被砍掉雙足的人很多,為什麼隻有你悲傷得最厲害呢?”卞和回答說:“我痛心的並不是自己雙足被砍斷,而是這塊奇寶被人認為是普通石頭!”於是,文王派人把卞和接進王宮,並命令玉石匠精心琢磨,剖開石頭,果然從中得到了一塊光潤無瑕、晶瑩光潔的奇寶,文王再命令工匠將它雕琢成一塊玉璧。世人為了紀念卞和的發現,便給玉壁取名為“和氏璧”。這就是“和氏壁”的由來。
競相爭奪
幾百年後,楚國相國昭陽,為楚國立了大功,楚威王把“和氏璧”賞給了昭陽。不久,“和氏璧”被人偷走了。究竟被誰偷走?無法查明。過了50多年後,趙國太監繆賢用500兩黃金從一位外地客人手裏買了一塊綺麗奪目的玉璧,經玉石匠辨認,才知道這塊玉璧就是已經失蹤了50多年之久的“和氏璧”。趙惠文王知道這個消息後,立即從太監繆賢手裏把“和氏璧”奪走。從此,“和氏璧”被趙惠文王占有。
當時諸侯、天子迷信“璧環象天”,都想用玉璧作祭天禮器,把“和氏璧”視為“天下獨有的無價之寶”。因此“和氏璧”就成為各諸侯國千方百計爭奪的對象。
傳國玉璽
公元前228年,秦國滅掉了趙國,“和氏璧”落到了秦始皇的手裏。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立即命令丞相李斯撰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經玉石匠把這八個字鐫刻在“和氏璧”上,成為皇帝的寶印。從此“和氏璧”開始被稱為“國璽”。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占鹹陽,推翻了秦王朝,秦王子嬰把“和氏璧”獻給劉邦。劉邦於公元前202年打敗項羽後,建立漢朝,傳令將“和氏璧”作為“國璽”代代相傳,因此,“和氏璧”被封為“傳國璽”。
公元5年,出身外戚並掌握了政權的野心家王莽,毒死了平帝,立了一個僅兩歲的宗室子弟孺子嬰為皇太子。到公元9年,王莽篡奪了西漢政權,做了皇帝,改國號“新”,他命令玉石匠把“和氏璧”已摔缺的一角用黃金鑲補上。王莽政權滅亡後,“和氏璧”歸東漢光武帝劉秀所有,代代相傳,一直傳到東漢末年漢少帝時,“和氏璧”又失掉了,下落不明。
公元192年,關東同盟軍討伐董卓。有一天深夜,長河太守孫堅在洛陽城內巡視,偶然發現城南一口水井——“甄宮井”裏毫光四射。孫堅立即命令士兵汲幹井水。從井底撈出一宮裝打扮的婦人屍體,頸下有一錦囊,內有一金鎖扣著的朱紅小匣。孫堅從小匣裏取出一塊純白無瑕、寶光閃爍的玉璽。該璽上鐫五龍交紐,旁缺一角,已用黃金鑲補。孫堅一看就知道這是已失掉了的無價之寶——傳國璽“和氏璧”,於是保藏起來。
孫堅在峴見山戰役陣亡後,“和氏璧”落到了軍閥袁術手裏。袁術死後,廣陵太守徐繆奪得了“和氏璧”,並把它獻給了曹操。曹操以後,“和氏璧”被曆朝傳遞了下來,一直傳到五代十國時期,在戰亂中失落了。
失蹤的瑰寶
“和氏璧”從春秋戰國直至唐朝末葉,傳遞了1640多年之久。這在世界曆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奇跡。它在五代十國時期究竟是怎樣失蹤的?流落到哪裏去了?成為千古奇謎。曆代許多人興致勃勃,想方設法地力圖探索這個奇謎,曾掀起過尋寶熱潮。
“和氏璧”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奇寶?它真的像曆史記載的那樣價值連城嗎?這就成了考古和地質學家探討和爭論頗激烈的一大難題。
有些學者認為,“和氏璧是地球上極為罕見的、至今人們還不知道它真名、十分奇特的一種天然寶石,它不僅晶瑩剔透、瑰麗多彩,而且在光澤、耐磨程度和規格上都超過了一般寶石;它不僅在於外表美觀,而且在於它內在的特性比一般寶石更為奇妙。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奇妙的寶貝?誰也說不清楚。總之,“和氏璧”的真相究竟如何?為什麼秦昭襄王願用15座城市去對換它?為什麼曆代帝王將相拚命去爭奪它?它的身價為何如此高貴?至今仍是無法徹底揭曉的一個奇謎。
8、夜明珠
自古至今,曆代人們常以愛慕、驚異、迷惑不解的心清,對夜明珠津津樂道。古代一些文學作品和民間的一些傳說,往往給夜明珠塗抹上一層又一層神秘色彩,編造出一個又一個扣人心弦的神話故事。例如,有個神話,傳說夜明珠能把“龍宮照得如同白晝”……
夜明珠
夜明珠在我國古代民間又名叫“夜光璧”、“夜光石”、“放光石”,相傳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夜間能發出強烈光芒的奇寶。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記載,古代中國人喜愛敘利亞產的夜明珠,它別名為“孔雀暖玉”。據說,印度一些人把夜明珠稱為“蛇眼石”。據日本寶石學家玲木敏於1916年在他編纂的《寶石誌》中記載,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種特殊的紅色水晶,被譽為“神聖的寶石”。
慈禧太後的夜明珠
1900年,英、法、日、俄、德、美、意、奧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合夥拚湊的“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侵犯。慈禧太後挾光緒皇帝從北京逃往西安,宣布實行“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政策,與侵略者簽訂了屈辱的“辛醜條約”。據說,慈禧太後為了博得侵略者的歡心。將自己珍藏的四顆夜明珠作為信物,派遣一個小宮女送去給侵略者。這個小宮女有愛國主義思想,不願把奇寶送給外國侵略者,她非常氣憤地暗藏寶物於民間,當時誰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成為近代一大懸案。
過了幾十年後,在西安發現了四顆明珠,經郭沫若同誌考證。這正是失蹤了幾十年之久的慈禧太後珍藏過的四顆夜明珠。據報上發表的消息說,把這四顆夜明珠放在抽屜裏,“晚上進屋未開燈,一拉抽屜即見滿屋放出耀眼的白光。”
物以稀為貴
物以稀為貴。夜明珠本從礦石中采集而得,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極為稀少的,開采也很困難,故此它顯得格外珍貴。一些古書描寫它具有“側而視之色碧;正麵視之色白”的奇異閃光。據說,在古代希臘羅馬,個別帝王把它鑲嵌在宮殿上或者戴在皇冠上,有的皇後、公主把它裝飾在首飾上或者放在臥室裏,以它作為國寶來加以宣揚和讚美。
發光的寶石
夜明珠究竟是一種什麼樣性質的奇寶?古今中外的說法頗不一致。據一些專家考證,夜明珠並不是像某些人所吹噓的那樣神秘,而是幾種特殊的礦物或岩石,經過人們加工後才變成圓珠形。夜明珠發出的光,並不像神話中傳說的那樣能把“龍宮照得如同白晝”。發光強度較大的夜明珠,在黑暗中,人們在距離它半英尺的地方,能清清楚楚地觀看印刷品。
夜明珠發光之謎
為什麼夜明珠在夜間會發出強烈而又綺麗的亮光呢?對此眾說紛紜。一些寶石學家認為,因為在夜明珠的螢石成分中混入了硫化砷,鑽石中混入了碳氫化合物。白天,這兩種物質能發出“激化”,到晚上再釋放出能量,變成美麗的夜光,並且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持續發光,甚至永久發光。以上隻是一部分專家的看法,不一定全麵、準確。
夜明珠還有許多奧秘,至今還沒有被專家們了解。據說,有一種叫做水晶夜明珠的,能發出“火焰”般的夜光,但其中的發光物質究竟是什麼?至今還不太清楚。總之,夜明珠至今仍是尚未徹底揭開的一個千古奇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