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HAARP科學計劃
HAARP是旨在研究太空電離層,發展新型武器和技術的一個研究計劃。它是由美國參議院批準的,投資3 000萬美元,由美國空軍和海軍在阿拉斯加州聯合建造和共同管理,可以發射1 700兆瓦能量。美國行政當局一再申明,HAARP完全是一個研究電離層和空間天氣的科學計劃。但是,美國科學家和媒體根據HAARP計劃開展的實驗內容及其具備的能力,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龐大的軍事工程計劃。一時在美國乃至世界引起嘩然,成了地球物理學家、軍事學家和政治家們議論與關注的焦點。
火力延伸
火力延伸是逐次向敵縱深轉移火力打擊目標的行動,多用於支援步兵、坦克衝擊。通常在火力準備轉入火力支援時開始,火器延伸射程,先打擊當麵目標,再逐次打擊其後目標。
一般根據統一信號,按預定計劃或步兵、坦克兵的行動要求臨時呼喚延伸火力,以保障部隊連續衝擊前進。
火力壓製
火力壓製簡稱“壓製”,以火力對敵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以部分毀傷性打擊的行動。目的是使敵方暫時喪失戰鬥能力或指揮能力。通常以執行壓製任務的火炮、強擊機、轟炸機和地地導彈等火力實施,給打擊目標以部分毀傷,限製或幹擾敵射擊與機動,破壞其指揮係統。
火力對比
火力對比是指敵對雙方在一定時間和地域內,或相當的作戰單位之間火力密度的比較。火力密度大小之比,是衡量戰鬥能力強弱的重要標誌之一。
火力密度
火力密度是指每分鍾對目標單位麵積或一定正麵寬度發射的炮彈或子彈的平均數量。通常情況下,炮兵火力密度以平均每公頃地域內或平均每100米正麵每分鍾落達的炮彈數表示;高炮火力密度以在對空射界內每千米航線上對空中目標發射的平均彈數表示;步兵武器火力密度以各種槍每分鍾對1米正麵發射的子彈數表示。火力密度取決於武器的數量、種類、射速和射擊地段的寬度等。火力密度越大,對敵人的殺傷效果越大。
火器
火器是指借火藥或其他裝料的燃燒產生氣體發射彈藥的器具,用以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和破壞敵方軍事設施。如槍械、火炮及火箭發射器等。火器是這種類型的統稱,而不是某一種武器的專稱。古代火器,包括燃燒性火器、爆炸性火器、管形火器和火箭等。現代火器,一般指槍、炮和火箭發射器,而把槍彈、炮彈、炸彈、地雷、魚雷等裝有炸藥、火藥對目標能直接起毀傷作用的軍械物品統稱為彈藥。
火箭發射器
火箭發射器是一種發射火箭彈的便攜式反坦克武器。一般由定向器、擊發機、握把、肩托和瞄準具組成。火箭發射器發射帶火箭發動機自推飛行的小型火箭彈。配有破甲彈、殺傷彈以及一些特種彈。主要用於在近距離上打擊坦克、裝甲戰車和殺傷有生目標。常見的定向器為筒形的火箭發射器,亦稱火箭筒。
火箭炮
火箭炮是炮兵裝備的多發聯裝火箭彈發射裝置。按定向器種類,可分為軌式、籠式和管式;按運動方式,可分為自行式和牽引式。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彈的點火具和賦予火箭彈初始飛行方向。裝填完畢後,可一次發射一發火箭彈,也可連續發射數十發。發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機動性好,但射彈散布較大,發射時火光大,陣地容易暴露。主要用於射擊大麵積目標。配用殺傷爆破火箭彈,用以殲滅、壓製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也可配用特種火箭彈,布設地雷、施放煙幕、照明和毀傷坦克等。
火箭炮的特點是:發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機動性好;但射擊精度低,火箭彈散落麵積較大,而且發射時火光大,容易暴露陣地。火箭炮的射程通常為10~30千米;管數有數管、數十管甚至100多管,在較短的時間內可發射出大量火箭彈。如前蘇聯軍隊裝備的BM-21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20秒種就可將40枚火箭彈打出去,射程達20千米。再如美軍裝備的履帶式12管227毫米自行火箭炮,整個裝彈過程隻需1人操作,5分鍾就可完成,12枚火箭彈全部從炮上打出去隻需1分鍾,最大射程可達30千米以上,它可以配多種新型的子母彈頭,若配上M42型雙用途子母彈,1枚火箭彈內便裝有644顆具有破甲和殺傷雙重作用的子彈,一次打出去12枚火箭彈,在目標處爆炸時便可同時拋出7 728顆子彈,可以覆蓋4個足球場那樣大的麵積,其火力之厲害令人咋舌。
火箭炮彈
火箭炮彈是靠炮彈自身的火箭推力發射的無控炮彈。按用途分為殺傷爆破彈、空心裝藥破甲彈、反坦克子母彈、末段製導彈和幹擾彈等。按飛行穩定方式分為尾翼火箭彈和渦輪火箭彈。主要用於對固定的地麵集群目標實施壓製射擊,也可用於反坦克或完成特種作戰任務 (如縱火、照明、布雷等)。火箭炮彈一般由戰鬥部和火箭部組成。戰鬥部包括引信和彈丸,用於最終完成各種預定的戰鬥任務。火箭部包括燃燒室、推進劑、噴管、點火具和穩定裝置等部件,用於推進戰鬥部使之獲得一定的射程並保證足夠的射擊精度。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