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三字經》(2)(2 / 3)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 

——魯迅

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孝經》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

——林語堂

融①四歲,能讓梨。弟②於長,宜先③知④。

注釋:

①融:指東漢學者孔融。②弟:同“悌”,尊敬兄長。③先:趁早。④知:知道。

譯文: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知道要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吃。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讀故事,懂道理

孔融讓梨

孔融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很懂事,父母親非常喜愛他。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

一次,孔融的母親買來許多梨,父親就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於是他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父親看到孔融的行為,心裏很高興,他問孔融:“盤子裏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隻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父親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父親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被人們傳為美談。

知識拓展

孔融

很多人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但是你了解孔融是個什麼樣的人嗎?孔融是東漢時期的文學家,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的父親孔宙,曾經做過太山都尉。孔融年少成名,後來經人舉薦步入仕途。曾出任青州北海郡(東漢郡國名,在今山東昌樂西)為相,因政績卓著,當時的人們又稱他為“孔北海”。東漢末年,因與曹操在政治上有分歧,被曹操所殺。

首①孝②弟③,次見聞,知某④數,識某文⑤。

一而⑥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注釋:

①首:首要,首先。②孝:孝敬父母。③弟:同“悌”。④某:指代一定的或不確定的人或事物。⑤文:文字。⑥而:用來表示承遞的虛詞。

譯文:

做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接下來是增長見聞。要知道基本的算術,以及認識一些文字。

數字從一開始,十個一累加為十,十個十累加為百,十個百累加為千,十個千累加為萬,以至於無窮。

讀故事,懂道理

祖衝之算圓周率

祖衝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他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比)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直徑為一,周長就是三)作為圓周率。後來發現,這樣的算法誤差太大。到了三國時期,著名數學家劉徽提出了“割圓術”,即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無限接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出圓周率為314。並且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圓周率就越準確。

可是,祖衝之並不滿足前人的成就,還想把圓周率的精確度再提高一步。祖衝之在書房的地板上畫了一個直徑一丈的大圓,緊接著就運用劉徽的“割圓術”的方法開始計算圓周率。

為了求出最精密的圓周率,祖衝之逐次在圓內接正六邊形、十二邊形、二十四邊形、四十八邊形、九十六邊形……日複一日,不論是酷暑,還是嚴寒,從不間斷地辛勤計算著。一直割圓到24576邊形,這樣邊已經和圓周緊貼在一起,不能再割了。祖衝之經過艱苦的計算,終於得出較精確的圓周,他指出,如果一個圓的直徑為1,那麼它的圓周大於31415926,小於31415927。這個結論,用現代數字符號寫出,就是:31415926<π<31415927。

祖衝之計算得出的圓周率,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衝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