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三字經》(5)(1 / 3)

另一個孩子馬上反駁說:“早晨太陽出來時,到處涼氣襲人,中午卻熱得像站在沸水邊一樣難受,這不是因為早晨太陽離我們遠才覺得涼,中午太陽離我們近才覺得熱嗎?”

說完,兩個孩子對孔子說:“孔大人,您給我們評個理,看到底誰說得對呀!”

孔子一時被問得無言對答,沒法判斷他們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十分失望,笑著對孔子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知識拓展

《論語》

對我們來說,《論語》並不陌生,它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論語》共有二十篇,它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作中庸①,子思②筆。中③不偏,庸④不易。

作大學⑤,乃曾子。自修⑥齊⑦,至平⑧治⑨。

注釋:

①中庸:《禮記》中的一篇,出自孔子的孫子子思之手,是關於人生哲學的一本書。②子思:孔子的孫子孔伋。③中:中正,不偏不倚。④庸:平常,經常。⑤大學:《禮記》中的一篇,據說是孔子的弟子曾參所作。⑥修:修身,指修養自身。⑦齊:齊家,指整頓家族。⑧平:平定天下。⑨治:治理國家。

譯文:

寫《中庸》這本書的是孔子的孫子子思。“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大學》這本書的作者是孔子的學生曾參。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讀故事,懂道理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後麵,哭哭啼啼地鬧著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了殺豬給你吃。”

妻子剛從集市回來,曾子就準備殺豬。妻子製止他說:“我隻不過是和小孩子說著玩罷了,你怎麼當真了呢?”

曾子說:“和小孩子是不能隨便開玩笑的。他們沒有分辨的能力,都是效仿著父母的樣子做事,聽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學騙人啊!做母親的欺騙孩子,孩子也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的辦法呀!” 

說完,他就把豬殺了。

雖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卻教育出了誠實守信的孩子。曾子殺豬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他一直為後代人所尊敬。

知識拓展

《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相傳為孔子弟子曾參所作。自唐代開始,韓愈、李翱就十分推崇《大學》,到了北宋時期,程顥、程頤對它也是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了二程的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寫《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

孝經①通,四書熟。如六經②,始可讀。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③。

注釋:

①孝經:儒家經典,主要講述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各種身份的人如何實行孝道。②六經:通常所說的六經是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其中《樂》已失傳,實際隻有五經。這裏指《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周禮》《春秋》六部經典。③講求:仔細研究。

譯文:

如果讀通了《孝經》,再熟讀“四書”,然後就可以讀“六經”了。《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周禮》《春秋》六部經典,稱為“六經”,應當認真研究閱讀。

讀故事,懂道理

漢文帝以孝治國

漢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他是嬪妃所生,原本不是太子,後來因為孝順賢能,而被群臣擁立為皇帝。

漢文帝即位後,有一年,他的生母薄太後病了,他十分體貼地侍奉,從不懈怠。薄太後臥病三年,他每天都去探望,衣不解帶地在旁邊照顧。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嚐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漢文帝的仁孝傳遍了四方,感化了所有的官員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