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其他乳房發育不良。乳房手術,乳頭凹陷,再次妊娠,母親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使用了某些影響乳汁分泌的藥物,均可使乳汁分泌減少。
第二節新生兒護理技巧
新生兒護理竅門
自胎兒出生到滿28天這段時間稱為新生兒期,此是嬰兒脫離母體後逐漸適應外界生活的重要過程。新生兒組織器官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對外界環境適應力低下,因此,做好新生兒家庭護理,是促進嬰兒健康成長的關鍵。
1.心理調攝。新生兒已有視、聽、嗅、觸等感覺和肌張力活動等表現,不舒服時常以哭泣的辦法與外界溝通,吸引父母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將新生兒作為一個會聽話的孩子對待,多和他談話、玩耍,並給予各種感官刺激,如親吻、撫摸等,使其有安全感、滿足感,這樣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
2.居室通風。居室應選擇朝南向陽的房間,冬天室溫最好保持在15℃左右,經常濕式掃地及開門窗通風,並避免太多的人出入,保持居室清潔衛生。
3.加強護理。新生兒用具要專用,衣被、尿布要選擇柔軟,吸水,透氣性好的淺色純棉布,勤洗勤換,日光下曬幹。每日要洗澡更衣,保持皮膚清潔、舒適,洗澡的水溫以不燙手背為宜,一般40℃—45℃,環境溫度以22℃為宜。保持臍部清潔,幹燥,每次洗澡後用2%碘酊消毒臍帶殘端,直至臍帶脫落,幹燥無滲液。臍部不宜塗用香粉等,以免異物刺激,導致感染。每次大便後要用清水衝洗臀部,並用紗布吸幹,保持局部清潔幹燥,尿布應放平整,以防紅臀發生。若發生紅臀,可用5%鞣酸軟膏塗擦。保持耳道和耳後清潔,防止淚水用嘔吐物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新生兒眼部有時可見膿性分泌物,這是由於產道細菌感染所致,可用刺激性小的抗生素眼藥水外用,每日2~3次,每次1~2滴。新生兒口腔黏膜嬌嫩,易受損傷而感染,故不宜擦洗口腔。
四、母乳喂養。母乳經濟、方便,營養成分易被新生兒吸收,且富含抗體,又能增進母嬰感情,故以母乳喂養為佳。每次哺乳前應清洗乳頭,左右交替哺乳,以利乳汁分泌。哺乳後應將嬰兒豎抱起,輕輕拍背,以排出吸入的空氣,預防嘔吐。提倡按需哺乳,孩子有饑餓性哭鬧時也應哺乳,且喂奶間隔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當出現體重增長緩慢及尿量減少時,應考慮母乳喂養不足,在添加牛乳的同時,仍要堅持母乳喂養,乳母因病不能哺乳時可考慮用牛乳喂養。根據嬰兒的消化能力及體重,可配製3∶1或4∶1牛乳,滿月後可喂全奶。
5.適時保暖。新生兒衣被宜輕鬆柔軟,保暖性好,不宜穿很多衣服或包的太緊。睡覺時不能蒙被。洗澡、換衣、換尿布、喂奶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新生兒的家庭護理不僅需要細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學性。若護理不當,可招致新生兒疾病的發生,從而危害嬰兒身心健康及生命質量。若新生兒有其他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免誤事。
在家中如何護理新生兒
胎兒自母體娩出至滿月,這段時間稱“新生兒期”。由於新生兒剛離開母體不久,還比較嬌嫩,對感染的抵抗力差,因此需仔細護理。
護理要點:新生兒出生後6小時喂水,9~12小時開始喂奶,一般3小時一次,每次15~20分鍾,下半夜可減少一次。盡力提倡母乳喂養,如母乳不足應及時補充鮮奶或奶粉。
觀察新生兒軀體、頭部有無先天性異常或產傷,五官有無異常。注意觀察新生兒皮膚顏色,有無黃疸、紅斑、丘疹、膿疹、濕疹等,有無感染、糜爛,尤其要注意腋下、臀部、頸下、耳後、腹股溝等容易感染的部位。
臍帶一般在出生後1~7天脫落,臍帶脫落後,如臍窩潮濕可塗些紫藥水,若有膿陛分泌物及周圍紅腫等感染跡象,應及時就診。
臍帶脫落後,有條件可每天洗澡一次,洗時不用肥皂或用刺激性小的香皂。皮膚皺褶處要擦洗幹淨。要勤換尿布,每次換尿布時,臀部最好用溫開水擦洗,擦幹後撲上消毒滑石粉。新生兒往往因換尿布不及時或喂養不當而致大便次數增多,刺激了嬌嫩的皮膚而發生紅臀,造成局部潰爛,嬰兒因疼痛而哭鬧,此時應及時作有效處理。
新生兒理想的室溫是24℃左右,冬季要做好保暖,夏季要注意降溫。新生兒娩出的頭幾天進食較少,又排出胎糞、小便,還從皮膚和呼吸道排出一定的水分,所以一周內有體重減少,半個月左右應有回升,約每天增加體重30克,滿月時增加1000~1500克。
出生後1~2天內,新生兒排出大便為褐綠色黏稠糊狀物,即為胎糞。開始哺乳後,大便漸呈黃色,質軟,量不多。若是人工喂養則大便色淡,質硬量多,味臭,並有較多的塊狀物。
除吃奶、換洗外,新生兒每晝夜平均睡眠時間應在20小時以上,不要一哭鬧就抱起或喂奶。睡眠時注意不要使小兒窒息。
新生兒的襯衣和尿布要選用柔軟、吸水的棉布,不要空絨線衣,以免刺激皮膚。衣服要寬大。注意塑料尿布墊不要直接接觸皮膚,避免發生過敏性皮疹。
母親若患感冒,在喂奶和護理時要帶口罩,盡量減少外人與新生兒接觸,避免到公共場所,以免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