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生兒喂養與護理(2)(3 / 3)

觀察寶寶頭圍的發展也是相當重要的功課。嬰幼兒的腦部發育是否正常。可從頭圍的大小看出端倪。平均而言,出生時頭圍約35~36公分,到一歲時可達46~47公分,我們可由頭圍的大小發現寶寶是否有大頭症、水腦症、小頭症等疾病。平時父母們為寶寶量頭圍的方式為,將卷尺從前額眉間上繞過枕骨突起再繞回前額眉間。

父母亦可從頭型看出寶寶是否有顱骨骨縫過早閉合的現象,因為如果顱骨骨縫太早閉合,除了容易造成畸形的頭型之外,有時更是一些先天性疾病的警訊,父母需詳加注意。

總之,“多看”、“多量”、“多摸”是觀察頭部是否正常的三大步驟,父母們一方麵要看寶寶的頭型是否正常?前囟門是否凹陷或一方麵要量頭圍是否太大或太小;另一方麵要摸新生兒的頭部,察看是否有產瘤或頭血瘤?對稍大的嬰兒則要摸摸看前囟門是否太大、太小?是否有關閉?顱骨骨縫閉合狀況如何等。

新生兒的落發現象也是父母擔心的一個部分,剛出生的寶寶頭發為柔毛,很少有髓質,在出生後第一個月,頭發開始質化漸漸變粗,大約至7個月後趨於穩定,一般而言,父母對新生兒頭發的粗細、濃密、顏色深淺並不須特別在意,因為這些外在的表征都會隨寶寶的成長而變化,多數的新生兒落發情形也會在周歲之前恢複正常,隻有少數的先天性疾病,如發現寶寶的頭皮上看不到毛孔、不會出汗,則最好帶寶寶至醫院診斷。

二、新生兒皮膚護理

皮膚臍帶未脫落前,不能洗全身浴,特別注意不要讓臍帶沾水。可采取分步洗,先洗頭、擦幹後再分別洗上身和下身。洗澡水溫不宜過熱,一般在40℃±3℃,推薦使用嬰兒水用溫度計比較精確地測量水溫。洗澡忌用刺激性肥皂,一般應選用專門的嬰兒皂或嬰兒浴液。洗完澡後應抹上潤膚霜,在頭頸、胳肢窩、腿關節、下身和寶寶易出汗部位撲上痱子粉。

新生兒對外界環境的變化,還不是很適應,所以給寶寶洗澡還要注意動作要快,輕柔,洗後立即擦幹,穿好衣服,以免受涼。寶寶替換的衣物和尿布應選用質地柔軟、吸水性強、透氣性好的純棉製品。另外,嬰兒排便後應及時清洗臀部。洗後在肛門周圍塗植物油(可選用香油,事先加熱消毒後放在幹淨的器皿中備用)、凡士林或鞣酸膏以免臀部因尿、便刺激而發生臀紅和尿布疹。新生兒身體各器官及身體功能發育都不健全,剛剛離開媽媽身體的寶寶對外界還有些不適應,繈褓就像媽媽的身體一樣,為寶寶提供保護,防止寶寶碰劃傷,還給寶寶提供恒溫的空間。所以媽媽一定要重視小小的繈褓,細心正確地包裹繈褓。

三、怎樣給新生兒洗澡

給新生兒洗澡要做好準備工作。室溫應保持在23℃~26℃,水溫一般在37℃~38℃為宜,將幹淨的包布、衣服、尿布依次擺好,再準備一條洗澡巾鋪好。

洗澡時將孩子仰臥位放在澡盆裏,用手托住頭部並用手指將兩耳護好,以免進水引起中耳炎。先洗頭部,再洗軀幹,依次到四肢,動作要迅速。如在臍帶未脫落前,盡量避免浸濕臍部。洗澡時可隔日給孩子用嬰兒皂,嚴防皂水流入眼、鼻、口、耳中。如不能洗澡,也要經常用溫水毛巾擦洗手臉、脖子、腋下、大腿根部,以免皮膚皺褶處汙染,洗後最好不用撲粉,以免堵塞毛孔,影響皮膚排泄代謝物質。

四、新生兒睡覺不要捆

我國民間有一個傳統習慣,在孩子睡覺時,用布帶把孩子兩腿拉直捆好,認為隻有這樣才不會長成羅圈腿。再把兩臂貼在身體兩側固定好,認為這樣孩子才睡得香甜,可不受驚嚇,於是用帶子把孩子上下捆緊。其實,這種做法限製了孩子在睡覺時的自如動作,固定的姿勢使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實際上羅圈腿是佝僂病的症狀,不是捆綁可以預防的。因此,孩子在睡覺時,四肢應處於自然狀態。睡眠中四肢活動是自然生理狀態,不是受驚嚇的結果。孩子睡覺時,可根據氣溫情況,選擇厚薄合適的被子,用一條帶子在被外輕輕攏上即可。

第三節新生兒常見疾病防治

新生兒疾病預防

一、新生兒房間的環境衛生

中國有個傳統習慣,就是把產婦與孩子嚴嚴地捂在房間裏,這實際上給產婦和嬰兒造成了一個昏暗和汙濁的環境。尤其在夏天,室內更加悶熱,很容易使孩子發熱,起膿皰疹,長痱子,以及患呼吸道疾病,產婦也容易中暑。

科學的方法要保持產婦與新生兒室內空氣的清新。在溫暖的季節,每天都要通風換氣,當然開窗之前,要給產婦與嬰兒適當的遮蓋,不要使風直吹在他們的身上,要避免產生對流風。在夏季要使室內空氣保持在30℃以下,可在地麵上灑一些水,既可降溫,又可使室內空氣保持一定濕度。冬季室溫最好保持在20℃~22℃,也可以灑一些水來濕化空氣,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通風要謹慎,應避免穿堂風,且不可時間過長。生火爐的家庭,一定要注意煙筒通暢,不要將沒有煙筒的火爐子搬進室內,以防止發生煤氣中毒。

二、新生兒要注射卡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