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五髒及胃、膽的養生(3)(3 / 3)

★長期吃素:結石的形成固然與脂肪過多、膽固醇過高有關,但更主要的取決於膽固醇的溶解度。正常人的膽固醇與膽鹽、卵磷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呈微膠粒狀懸浮膽汁中,當這一比例破壞,便會形成膽結石。一些素食者攝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過多的纖維素妨礙了膽汁酸的吸收,使膽汁中的膽鹽濃度下降。卵磷脂與膽鹽不足,導致比例失調,造成結石的形成。

中醫專家指出,敲膽經非常有利於膽髒的保健與養生,因此,現介紹如下:

敲膽經隻要平坐,將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麵,用自己的拳頭從屁股開始敲,沿大腿外側一直敲到膝蓋,反之也是如此,每條腿每天敲兩分鍾左右就夠了,敲的時間沒有關係,因為目的隻是刺激膽經,使他的膽汁分泌好一點,讓人體吃下去的食物得到最好的吸收,為人體造血準備足夠的材料。但需要注意的是,敲膽經是為了強迫膽汁分泌,不需要要很用力,把自己的手舉起來,隨勢下降敲打就可以了,一般不會敲出烏青來的,敲出烏青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可能是敲得太重了,等烏青退盡了再敲,每天每條腿隻要二分鍾,有時候忘記了也沒有關係,用不著太認真。第二種情況是,不是敲的關係,而是本身的凝血因子不夠,平時皮膚也易出烏青,可以吃一點豬腳等帶皮的食物,或吃小籠包(裏麵的湯水是豬皮熬的),或吃一點阿膠、阿膠製品(驢子的皮),不用太多,一周有一餐也就夠了。

小貼士

膽囊炎或膽結石的食療方法

對於膽囊炎或是膽結石的患者可以采用以下的食療方案:

1.玉米須燉蚌肉

玉米須50克,蚌肉200克。將玉米須和蚌肉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至爛熟。隔日服1次。此方對膽囊炎、泌尿係結石、黃疸型肝炎有療效。

2.利膽丸

豬苦膽10個(連同膽汁),綠豆250克,甘草50克。將綠豆分別裝於苦膽中,用線縫緊,洗淨苦膽外汙物,放入鍋內蒸約2小時,取出搗爛,再用甘草煎汁混合為丸10克,烤幹備用每日早、中、晚各服1丸,10天為1療程。此方可治膽囊炎、脅肋疼痛。

3.大金錢草蒸豬肝

大金錢草60克,豬肝250克,狗寶1.5克。金錢草、狗寶洗淨,搗碎研成細末,豬肝洗淨,入沸水中氽透,用涼水衝洗幹淨,瀝幹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內,撒上藥末,拌勻,加蔥節、薑片、清湯,入籠中蒸30分鍾左右,取出,泌出湯汁,加食鹽、味精調味,用以佐餐。此方可以疏肝利膽,適用於膽道結石。

4.玉米須茶

玉米須50克。將玉米須洗淨,曬幹,剪成小段,開水衝泡,代茶飲用。此方可以清熱利膽,適用於膽道結石。

5.金錢草粥

新鮮金錢草60克,粳米50克,冰糖15克。金錢草洗淨,水煎取汁,粳米淘洗幹淨,倒入藥汁,加水適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攢拌溶化,隨宜服食。此方可以清熱祛濕,利膽退黃,適用於濕熱蘊積於肝膽,膽道結石,肋下疼痛,厭食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