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前胸、後背及腰部養生(1)(3 / 3)

★用揉捏的方式按摩肩膀。目的是消除肩膀累積的壓力。

★大拇指壓在脊椎的兩側,在距脊椎1厘米左右處,輕輕地往下按壓。從頸部的下方開始,按到尾椎為止。

功效說明:脊骨按摩可使分布在全身的脊髓神經及自律神經從壓迫被釋放出,使神經的正常機能再複活起來,神經組織和內髒器官有相互的關聯,能除去疾病的根源。經絡即是經穴的道路,背部穴道分布很廣,使用按摩指壓能有助疏通經絡、增強內髒功能的效果。

下麵再來介紹一種撞背養生的功法。

具體做法:雙足與肩同寬(起式姿勢),站立於牆壁之前(或者找一棵表麵沒有疙瘩的圓粗大樹),與牆相隔約半尺,全身放鬆協調一致;身體後仰,用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不要太重,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複直立,如此反複進行。撞擊時的接觸部位是從上到下,要使整個背部逐漸都撞擊到。撞擊下背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後突出,然後進行撞擊。撞擊時意念貫注背部,使意氣集中於腰、肩、背之間。每次撞擊100次左右。

功效說明:此法對某些相關的疾病能起到一定的療效,例如:撞擊時刺激肺俞,可治療咳嗽、氣喘、骨蒸、潮熱、盜汗、鼻塞等症;刺激心俞,可治療心痛、驚悸、失眠、健忘等症;刺激肝俞,能治肝、胃、眼病和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等;刺激膽俞,可治黃疸、口苦、脅痛等症;刺激胃俞,可治療胃腸、胸脅部病症;刺激腎俞,可治療泌尿生殖係統的疾患;刺激膀胱俞,可治小便不利、遺尿、泄瀉、腰脊強痛等症。

另外,醫學人士還指出,人在坐著的時候後背的壓力要大於站立時,因此,如果你必須長時間坐在桌前或者乘坐飛機、火車,那就要經常改變一下姿勢,每小時起立一次,四處走走,讓背部得以喘息。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的事項,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脊背。

1.寧跪勿彎

不要彎腰來撿東西,這會使背部緊張,加大受傷的風險。如果要做一些需要彎腰的工作,不如使用長柄的工具,或把工作放在高一點的台子上來操作。

2.多用腿部

在提舉物體時,不管它多重,都應該采用這樣的安全姿勢:彎曲膝部,保持後背直立,運用腿部的力量來拿起東西。因為,腿部力量遠大於背部力量,多用腿部能避免背部受傷。另外,如果不知道物體有多重,那就先試著推一下。如果太沉,不要逞強,叫人幫忙吧。

3.寬鬆著衣

下身穿得過緊會妨礙平時,尤其是在抬東西時彎膝或其他一些動作,所以有彎腰動作或要搬運東西時,一定要寬鬆著衣。

後背謹防風寒

後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它不僅是胸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人體防寒的屏障。傳統中醫學理論認為,“背為陽中之陽”,為“陽脈之海”,如背部保暖不好,則風寒之邪通過背部經脈而侵入人體,損傷陽氣,使陰陽平衡受到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引起舊病複發或病情加重。因為後背分布著幾條重要的經絡陽經,正中的督脈就是陽脈之海。後背有保護人體內髒不受寒氣侵襲的作用,尤其是對心肺更有防寒意義。因此天氣轉涼變冷時,多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強背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