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前胸、後背及腰部養生(2)(1 / 3)

中醫醫師指出,後背受寒容易引起心肺受寒,導致營養心髒的冠狀血管痙攣誘發冠心病,還可以導致肺氣管受寒而發生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甚至肺炎等。另外,還可以引起腹痛、腹瀉等。受寒重的還可以導致腎炎等疾病。此外,後背受寒還可引起腰背寒痛。所以要保護後背,防止受寒。除了盡早加穿背心(棉的、羽絨的、皮毛的都可以),以保護後背不受寒以外。還要避免後背迎風受寒或背靠冷牆。冬天盡量多靠暖氣管,多曬太陽,或者用熱水袋放在後背取暖,床墊子要加厚加暖。另外,還可以做做後背按摩,睡前用熱水泡腳,這些都可以保護後背。

如果不注意保護,使背部迎風受寒,可能會導致背疼、部分肌肉痙攣、僵硬,甚至感冒等。長時間反複如此,還可能造成韌帶炎或肌膜炎等病症。如果後背出現上述不適症狀,可采取熱敷的辦法來緩解。可將熱毛巾敷於後背,也可在淋浴時,將噴頭的熱水調成柱狀,衝洗背部,每次2—3分鍾即可。這有助於背部血液循環通暢,恢複肌肉彈性。其次,做一些背部按摩活動。如果覺得自己吃力,可讓別人替自己按摩。將雙手半握拳,交替地捶背、擦背及揉背。每天按摩1—2次,就可有效緩解肌肉緊張。

一般認為,冬天保暖就應該把衣服穿多一點、穿緊一點,其實這是個誤區。衣物如過緊,人體血液循環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反而不利於保暖。

中醫學理論還指出,在冬季要適當用具有禦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以起到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維持機體組織正常功能,抗拒外邪、減少疾病的發生。中醫學認為,在冬季宜吃性溫熱禦寒並補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魚、麻雀、蝦、鴿、鵪鶉、海參、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含蛋氨酸和無機鹽的食物,可以提高機體禦寒能力。蛋氨酸通過轉移作用可提供一係列耐寒適應所必需的甲基。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製品、葉類蔬菜等。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缺少很有關係。所以冬季應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為蔬菜的根莖裏所含無機鹽較多。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也可提高機體禦寒性。

腰痛的原因及保健

人類自從開始站立以來,腰痛就成了一個大困擾,主要是因為每當站立時,腰部便要承受起上半身的重量,壓力很大。因此,在一般爬行或四肢著地的動物身上,腰痛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問題。腰痛是人類一個十分常見的毛病,在流行病學的統計上,大約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腰痛,也就是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是處於腰痛困擾。已成年的人口當中,有八成曾經最少有受腰痛困擾過一次或以上。如此看來,腰痛實在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毛病。

消化係統疾病、婦科疾病或泌尿科疾病中腰痛也是常見的。最常見的慢性闌尾炎,有時也會引起腰痛。腹腔內髒器如胃、腸、膽囊、胰腺有病時,可發生腰痛。泌尿係統疾病如腎、輸尿管結石或前列腺腫瘤等,也可發生腰痛。此外,全身性疾病如感冒和流感時,也有劇烈腰痛,病人有時甚至覺得腰痛得沒處放。病人中有的是由於體內某處發生的惡性腫瘤又轉移到腰椎,如乳房癌、多發性骨髓瘤等。有時還發現,患腰痛者卻是患糖尿病。不論是那種情況,腰痛隻是一個症狀,腰痛的原因不僅數量多,而且範圍廣,對這個問題必須有充分的認識。

有關醫生總結了以下幾種可能引起腰痛的骨病:

★急性腰扭傷、腰部勞損、腰間盤突出症、腰椎骨折脫位等。多見於青壯年重體力勞動者和久坐少動的辦公室一族。疼痛多在下腰部,伴有坐骨神經痛、腿痛等,運動受限。咳嗽、打噴嚏時疼痛加劇,臥床休息後疼痛緩解。如果急性期沒有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變為慢性腰痛。

★風濕和類風濕都可引起腰痛,腰肌筋膜炎多因風濕寒引起,腰痛範圍廣,痛點不固定,喜熱畏寒。病情變化與天氣和季節有關,常合並有其他關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