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前胸、後背及腰部養生(2)(2 / 3)

★骨質軟化症。因鈣的攝入不足或消耗增多引起骨脫鈣、軟化。骨質軟化症由內分泌紊亂身體缺鈣引起,多見於中年婦女。腰痛範圍較廣,常有肌肉酸痛、四肢乏力、下肢彎曲變形等。

★腰椎骨質增生退行性骨病,中老年人常見。可有一側或雙側腰痛,常伴有坐骨神經痛、腰椎及椎旁局部壓痛,活動受限。病史長且發展緩慢。

★腰肌勞損由外傷或過度疲勞引起,疼痛多在下腰部,為慢性、間歇性或持續性酸痛。勞累時加重,休息後好轉。

總之,腰痛應經過詳細檢查,診斷病因後方能治療。不應單純用解熱鎮痛藥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止痛,以免貽誤病因治療。

腰部的保健除了日常少操勞多加休息外,還應當做一些適當的康複按摩。下麵就介紹一些腰痛的家庭保健法:

1.按穴治腰痛法

用拇指或食指依次點按:坐骨結節和股骨大轉子聯線的中點的環跳穴,大腿後方中央,國窩中央偏外的委中穴,小腿肚中央的承山穴,內踝的後方太溪等穴位,每穴點按1分鍾,有酸、脹、麻的感覺為佳,每日3次,可減輕腰部疼痛。

2.抖腿治腰痛法

取站立位,用健側腿持重,患側腿放鬆,手掌按在大腿後方,左右抖動肌肉1-2分鍾,每日數次,可使腰痛減輕。

3.逆行治腰痛法

患者在平整的地上倒退行走,盡量做到膝蓋不彎曲,腰部放鬆,雙手握空拳,用四指包住大拇指,手臂前後自由擺動,亦可用雙手反握輕叩腰部。每次逆行走100-200步,每日2-3次,半月後腰痛可明顯減輕。

4.爬行治腰痛法

患者可在地上、床上直線往前、往後、轉圓圈地爬行,早晚各1次,連續數日,腰痛可以減輕,對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關節炎、下肢靜脈曲張均有療效。

5.捏跟腱治腰痛法

患者跪在床上,用雙手拇指和食指中節捏兩足足跟後上方的跟腱,稍稍用力,經常按捏,可減輕腰痛。

6.牽拉治腰痛法

患者趴在床上,雙手抓住床頭,另一人抓緊患者腳踝向後方牽拉,連續10次,連續數日,可使腰痛減輕。

腰部的保健與養生

由於現代生活及工作節奏的加快,腰部所受的負擔也不可避免的增加,而且不同的職業或者日常生活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腰部肌肉及椎間盤的急慢性損傷。因此,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注意對腰部的保健,對於防止急慢性腰痛的發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醫學專家指出,人體的腰部長期承受超負荷的應力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對於長期坐位工作者、職業汽車司機、經常處於非生理位置下操作的修理工、腰部固定性姿勢工作或者長期彎腰工作者、腰肌瘦弱的女性等,如果在工作中不注意腰部的合理保護與適當休息,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潛在的、積累性的慢性腰肌勞損,也可引起腰椎間盤的積累性損傷。

因此,這類人員平常應當加強對腰部的正確使用和保健。注意工作時腰部的正確姿勢;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防止腰部受到外傷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加強腰部肌肉鍛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減緩腰部肌肉和椎間盤的勞損。

首先來介紹一下摩腰養生法: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部又有帶脈通過,按摩腰部能補腎益氣,強腰健骨,聰耳明目,不僅能治療泌尿生殖係統疾病,而且可以預防腰痛,疏通血氣,延年益壽。按摩腰部方法很多,這裏介紹幾種:

★以拳搓腰:兩手握拳,以拳眼對兩側腰部,上下搓動約40次,動作要快速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