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做到吃飯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不酗酒,注意飲食衛生等,對保持腸道年輕也很重要。否則,必將導致腸胃的疲勞,客觀上幫了有害菌的忙,累及全身健康與壽命。

小貼士

解決便秘的一些小方法

★酸奶:每晚飯後2小時飲用200毫升酸奶,有助於睡眠,還有利於增加腸道益生菌數量,促進腸道排毒。經常喝酸奶可預防腹瀉,保持腸道菌群平衡。

★膳食纖維法:每天食用500克蔬菜,或食用土豆300克以上,膳食纖維素可以為腸道益生菌提供食物促進益生菌繁殖;膳食纖維有通便、預防肥胖、防癌、降低血脂和降低膽固醇作用。

★香蕉、蘋果:每天食用2—3根香蕉或2個蘋果,香蕉中含豐富的鉀有利於血壓的穩定,還可以促進排便;蘋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果膠。

★豆渣:每天食用豆渣100克以上(或做豆渣菜吃),可以豐富膳食纖維,促進益生菌繁殖,豆渣中還含有異黃酮有降低血脂、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蜂蜜:每天10克蜂蜜加入適量溫水食用,有潤滑腸道作用。

★芝麻油:每天食用10克芝麻油,可以促進腸道潤滑。芝麻油是高熱量食物,肥胖者不適用。

★幹山楂片:用幾片幹山楂片泡水代茶飲,或煮成山楂粥,可促進消化。

★水和果汁:每天飲用1200毫升以上的水,適量的果汁,保持體內水分充足。

★生活和運動習慣:防止便秘最好是的方法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食物多樣化,不可吞食肉類,適量攝入蔬菜和水果;經常參加運動,促進腸道功能的恢複。

肚臍的保健與養生

中國傳統醫學記載:“臍為生氣所係,內道五髒,關係於腎。”臍,此部位的皮膚比較薄嫩,神經及血管比較豐富,吸收及傳導能力比較強。在我們的肚臍處,有一個重要的穴位——神闕穴。人體先天的稟賦與這個穴位關係密切,古人有“臍為五髒六腑之本”、“元氣歸髒之根”的說法。由於肚臍是人體十二經脈之根,吐納呼吸之門。因此,當經絡與髒腑發生病變時,必然與肚臍有著極其密切的病理關係。肚臍內通五髒六腑,外為風寒六淫之門戶,它具有向四周及全身輸布氣血的功能,有培元固本,健脾強腎,回陽救逆,和胃理腸,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由此可見,肚臍在人體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肚臍皮薄凹陷,無皮下脂肪組織,皮膚直接與筋膜、腹膜相連,很容易受寒邪侵襲,但同時也便於溫養。溫養肚臍,可鼓舞一身之陽氣。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古人也早就有通過在臍部用藥,達到溫經活絡,治病養生的療法。通過對神闕的溫養,還可以治療腹痛、腹瀉、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頑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脫肛等病症。

常見的肚臍養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臍部按摩

一般宜在早晨起床後及晚上臨睡前進行。先靜坐或靜臥,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然後用雙手掌對搓,使掌心發熱,將掌心向下置於臍部,從右至左按順時針環繞的方向按摩100圈左右,再從左至右按逆時針的方向按摩100圈左右。速度不快不慢,力度不重不輕,每日早晚各一次。如果感到消化不良或大便秘結時,可以隨時做按摩,時間充裕就多按摩一會兒,時間緊就少按摩一會兒,既可以做著按摩,也可以站著按摩。按摩到腹部發熱時,效果則更加明顯,也可起到溫養神闕穴的作用。但不可在過飽或過餓時進行。腹內有惡性腫瘤或其他急性腹痛者,則不宜按摩,以免發生副作用。

2.艾灸肚臍

將艾條一端點燃,在距離肚臍上3—4厘米左右的高度進行熏烤,施灸部位呈現溫熱舒適感時,固定不動,連續灸20—30分鍾,以局部出現溫熱潮紅為度。不論何種慢性病,多宜灸此,可以助元氣。灸此穴可以提高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從而達到抗病強身保健的作用,可使腦溢血昏迷及腦血栓昏迷者複蘇,灸半小時以上,具有溫陽固脫、蘇厥救逆、補中理氣之功效。

3.藥物敷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