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按五行學說,各髒腑間都有相互生克的因應關係,腎氣虛容易使其他髒腑功能受累,臨床出現腎原性症候群,如常見的血壓失衡、血脂異常、頸脊椎增生、前列腺肥大、心腦血管疾患、骨質疏鬆、未老先衰等指征均為長期腎虛所致。嗬護腎髒,科學補腎已經刻不容緩。
中醫理論認為,腎髒疾病的護理主要是精神和心理護理,即中醫所說的調養情誌,由於腎髒疾病病程綿長,且易於反複,患者思想包袱較重,因此了解並鼓勵病人說出自己的思想顧慮很重要,鼓勵病人胸懷開闊,思想放鬆,避免消極悲觀,更不要“鑽死胡同”,學會調養情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病體早日康複。
那麼,該如何保養和預防腎髒疾病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控製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堿平衡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及並發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麵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
★遠離煙、酒:煙、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製地抽煙喝酒,極易導致人體的酸化,使得腎病有機可乘。
★參加有氧運動:適當鍛煉身體,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
★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地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堿性體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
★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糖尿病。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腎病遠離自己。
★促進身心休息:如腎性高血壓者應定時測血壓,根據血壓變化情況增加臥床休息時間。
★合理的膳食:飲食方麵應根據每種疾病的情況,進行具體的飲食調整,如腎功能不全時,應攝高熱量(以糖為主),優質低蛋白飲食,保持水平衡。
★注意口腔的護理:早晚及餐後應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去除口臭,減少惡心,防止細菌和黴菌生長。
★加強皮膚護理:慢性腎衰患者要做好皮膚的護理,這是預防皮膚感染、褥瘡及有關並發症的一項重要工作。因尿毒霜沉積對皮膚刺激,病人常有瘙癢不適,並影響睡眠,且抓破皮膚後極易感染,故應勤用溫水擦洗,保持皮膚清潔,忌用肥皂和酒精。勤換衣褲、被單。有嚴重水腫的病人,更需注意保護皮膚,要經常更換臥姿,按摩受壓部位,預防褥瘡。
另外,針對不同的腎髒病還有不同的食療法:
1.腎虛腰疼的食療方
胡桃肉(又名核桃肉)30克,飴糖(麥芽糖)30克,40度米酒15毫升,共放在陶質燉盅內,隔水燉,先將水燒開,然後慢火燉1小時。燉時去燉盅蓋,讓酒味揮發掉。本食療方有固腎補脾、補肺定喘的功效。可用於腎虛腰疼、腿膝酸軟、夜尿多、陽痿等症。此外,虛寒性質的慢性喘咳也可用之,但痰熱咳(有發熱、吐黃粘痰的急性咳嗽),或陰虛內熱而致咳血的如肺結核病,則應忌服。
2.慢性腎炎食療方
★鯽魚粥:鯽魚2條,粳米60克,鮮蘆根6克。淨魚去除內髒洗淨,與燈芯草,粳米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連服20天,宜溫補脾腎,通陽利水。
★生薑大棗粥:鮮生薑12克,大棗6枚,粳米90克。生薑洗淨後切碎,用大棗、粳米煮粥。每日2次,做早、晚餐服用,可常年服用。適用於輕度浮種、麵色萎黃者。
★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茯苓切碎,放入鍋內煎湯,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連服15天。適用於精神萎靡者。
★山藥粳米粥:幹山藥60克或鮮山藥120克,粳米60克。山藥洗淨切成片,與粳米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可常服用,宜溫補脾腎,通陽利水。
胃部疾病的預防與保健
中醫理論認為,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關係到人體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好,則人體營養充足,氣血旺盛,體格健壯;脾胃虛弱,則受納運輸水穀失職,人體所需營養不足,以至身體羸弱,疾病叢生,影響健康和長壽。而現代醫學理論指出,胃病是一種常見疾病,它包括各種胃炎,如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潰瘍病,以及胃部的良、惡性腫瘤。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的不良習慣,是胃病久積成疾的重要原因。因此好好保護胃部,摒棄掉壞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若想做到對胃病的預防,可以從以下方麵做起:
1.學會放鬆自己的情緒
長期精神緊張會通過大腦皮層影響植物神經係統,使胃黏膜血管收縮,胃功能紊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多,導致胃炎和潰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