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少食鹽
不論哮喘是否因過敏引起,都應該盡量少食鹽。因為哮喘的發作是由於細胞釋放出組織胺,組織胺會引起過敏反應。有研究發現食鹽愈多,支氣管對組織胺的反應愈強烈。
另外,關於哮喘病的保健,平時應多吃一些有祛痰平喘、潤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百合、木耳、花生、竹筍、蘿卜、鮮藕、柑橘、核桃、梨、蜂蜜等食品,少吃或不吃肥肉、海帶、蝦蟹等油膩葷腥食品,以免助濕生痰動火,導致病情加重。
以下幾種效食療方,可供哮喘患者選用。
1.黑芝麻薑糖膏
黑芝麻250克,生薑50克,冰糖250克,蜂蜜100克。將黑芝麻炒熟,再將生薑洗淨,切碎,搗爛,用紗布包紮絞汁;另將蜂蜜入鍋蒸熟,冰糖放碗裏入鍋蒸溶,蜂蜜與冰糖汁混合調勻;黑芝麻軋碎,與生薑汁拌和,再炒,放冷,與糖蜜混合拌勻。每日早晚各服1湯匙。
2.山藥甘蔗粥
生山藥100克,甘蔗汁半小杯。將山藥去皮,切片,搗爛,加入甘蔗汁,用文火燉熟。溫熱服食,分2次服完,1日服1次。服第2次時,可用小瓷盆加入開水,再將粥碗放入水中溫熱後服食。
3.南瓜薑麥芽汁
南瓜1個,鮮薑汁60克,麥芽1500克。南瓜去皮、籽,切塊,入鍋加水煮爛成粥,用紗布包紮絞汁,再將瓜汁煮剩一半,加入薑汁、麥芽,以文火熬成膏,每晚服150克。
4.胡桃、杏仁蜜
胡桃肉500克,杏仁150克,研末,加蜜適量。每次口服10克,1日2次。
消化不良的預防與保健
對於消化不良,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不同程度地遭遇過它。消化不良是一種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症狀表現為斷斷續續地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燒心(反酸)、噯氣等。常因胸悶、早飽感、腹脹等不適而不願進食或盡量少進食,夜裏也不易安睡,睡後常有噩夢。到醫院檢查,除胃鏡下能見到輕型胃炎外,其他檢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檢查等,都不能檢查出不正常的表現。
俗話說:“四十歲前人養胃,四十歲後胃養人。”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有攝入的食物必須先經過胃的“攪拌”、“研磨”,然後被消化吸收,成為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動力。當胃缺乏“攪拌”和“研磨”的動力時,消化不良就要來與我們為伍。
要想了解消化不良,還得先從“消化”兩字談起。人體內完整的消化過程猶如一個高度自動化工廠的傳送帶,食物首先在口腔內進行咀嚼,經食管傳遞至胃,並在胃內初步消化,然後靠胃竇的蠕動,將其磨碎後輸送到小腸。在這過程中,膽、胰分泌的膽汁、胰液中的消化酶可進一步將食物消化,其營養成分被小腸吸收,水分被大腸吸收,其糟粕變為糞便排出。因而要完成食物消化,必須要有兩個過程:一是食物的傳送,二是食物在腸道內的消化,兩者缺一不可。由於疾病(如消化性潰瘍、膽囊疾患、胰腺炎及腹瀉等)所致的消化不良,稱為“器質性”消化不良,而由“傳送”障礙引起的消化不良,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通俗地講是胃犯了“懶”病。
那麼日常生活中,該怎樣預防消化不良呢?有關專家給出了如下的建議:
1.合理善食
飲食上盡量以清淡為主,少食油膩及煎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吃容易刺激胃酸產生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和可樂飲料;而且要少食多餐,或有規律地定時進餐,不可一餐吃得太多,也不要長時間不進食。
2.吃飯要細嚼慢咽
人體所攝入的食物,首先要經過胃壁肌肉的機械作用和胃液的化學消化,得到初步分解,混合成粥樣食糜,才能進入小腸繼續消化。為了使胃的初步消化負擔不致過重,我們在咽下食物之前應該盡量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中先得到充分咀嚼,這樣既可以減輕胃的負擔,又可以避免過硬過大塊食物在咽下過程中,創傷食道及胃黏膜,同時還可以在咀嚼過程中使唾液充分分泌,充分發揮唾液中消化酶的消化作用。
2.保持心情舒暢
心情舒暢對於消化不良的治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地說,就是如果主人快樂,胃也會有一個快樂的工作情緒,自然動力就強。
3.生活規律
不幹擾胃的工作程序,是幫助胃處於一個良好工作狀態的必要條件。
4.飯後適當活動
飯後活動可以適當給胃幫點忙,同時也可使胃有工作熱情,不至於“偷懶”。
對於患有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可以采用以下的食療法來進行日常保健:
1.五香檳榔
檳榔200克,陳皮20克,丁香10克,豆蔻10克,砂仁10克,食鹽適量。將諸藥放入鍋內,加食鹽,再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然後用文火煎煮,使藥液涸幹,停火待涼。用刀將檳榔剁成大豆大小碎塊即成。食用時,在飯後含檳榔少許,然後吃下。適用於消化不良、胃腸停食出現腹痛嘔酸、膨悶脹飽等症。
2.蘿卜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