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目標轉移。人的心理有一個特點,過多地注意自己的缺陷,不但無助於缺陷的克服,甚至還會把它越看越大。比如有一個同學,平時講話有點口吃,他一講話別人就笑,甚至模仿他講話的樣子。他也為此心事重重,還沒有講話就想到自己有口吃的毛病,結果口吃得反而越來越厲害了。還有一個女同學,本來臉上雀斑並不很多,由於別人嘲諷她,她便很自卑,所以每天梳頭照鏡子時,總覺得雀斑越來越多了。可見,過多地注意自身的缺陷,就會變成精神上的包袱。與其如此,還不如丟開它,不去想它,造成心理上的“淡化”與“轉移”。比如你長相不夠漂亮,你就根本不必注意這一點,也不必去管別人怎麼說。像有一個同學,由於得了個“鬼剃頭”的毛病,一夜之間頭發全禿光了。開始他也十分苦惱,後來他對此采取了無所謂的態度,別人開他玩笑,他也一笑了之,這樣,反倒沒有什麼可自卑的。他的體會是:“對自己那些無能為力改變的缺陷,還是不必太認真的好。沒有一點自我寬慰的勇氣,沒有一點幽默感,有誰能抵擋命運的戲弄?”
4.悅納自己。人應該自尊自愛。而所謂“自尊自愛”,就是將自己作為一個有價值的人而予以悅納。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優點和缺點,如果過多地挑剔抱怨自己的短處或缺點,就會嫌棄自己,心態也隨之消極:如果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上,並通過揚長避短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克服自己的缺點,就會發現自己有許多可愛之處。對於具有“醜小鴨”心理的女孩來講,尤其應該如此。你可能身材並不高挑,但你感情細膩,溫柔文靜,善解人意,充滿東方女性的韻味;你可能皮膚不太白皙,但你真誠善良,熱情開朗,樂於助人,是一個可信賴的朋友。
5.以內補外。要想改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還可以通過發揮自己內在品行的優勢來彌補自己外在容貌上的不足。人總是因為可愛而顯得美麗。你的容貌雖不盡理想,但如果你品德、能力、為人等方麵有諸多為他人稱道的地方,那你就會因為可愛而在他人心目中顯得美麗,甚至你的容貌也會讓他人覺得別具特色。張海迪當初坐著輪椅上街,不少人曾露出鄙夷之色。對此,張海迪卻說:“從人們的目光中,我或多或少地了解到我比別人低一等,那是因為我失去了雙腿。但是,我要這樣想:在通往未來的征途上,我和你們是同路人,隻不過我更要加強自己的製約能力,要更堅強些。”張海迪通過這種自我鼓勵,增強了生活的勇氣,並用行動證明自己和其他人一樣,可以成為一個生活的強者。現在,非但沒人瞧不起她,而且她還成了大家學習的楷模。
失足的悔恨
小珍,16歲,上初中三年級。下麵是她的自述:我由於一時衝動而觸犯了校規。這件不愉快的事發生後,我悔恨不已,決心痛改前非。可是正是因為此事,我在班裏給老師和同學都留下了不佳的印象。為此我感到自卑。我曾經勸說自己別太壓抑,應該抬頭做人,可這樣一來有人就認為我還沒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又批評我。我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半點鼓勵,有個別同學還當眾羞辱我。我不敢反抗,怕老師再訓我,更怕影響我畢業。可越這樣同學就越瞧不起我。還有半年就畢業了,我真想和其他人一樣生活得輕鬆些,別這樣透不過氣來了。我該怎麼辦?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經常不同程度地為過去所做的錯事而悔恨——有些事情本不該做卻做了,而有些事情應做卻沒做。特別當這種錯誤導致了一連串“始料不及”的消極後果時,更是有吃不完的後悔藥。有些人為此放不開、丟不下,老是想著它,越想越懊悔,越想越難過,以致最後完全被痛苦的自責、自怨情緒所壓垮。就像信中的那個中學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