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急性呼吸衰竭常見病因分期常見病因新生兒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征、上呼吸道梗阻、顱內出血和感染嬰幼兒支氣管肺炎、急性喉炎、異物吸入和腦炎兒童支氣管肺炎、哮喘持續狀態、多發性神經根炎和腦炎。
【知識點】急性呼吸衰竭發病機製為呼吸衰竭導致機體缺氧、二氧化碳瀦留和呼吸性酸中毒,進而引起腦水腫、心肌收縮無力和心排出量減少、血壓下降、腎衰竭等,進一步加重缺氧和酸中毒,形成惡性循環。
【知識點】急性呼吸衰竭臨床表現呼吸係統症狀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加快及鼻翼扇動,輔助呼吸肌活動加強。呼吸中樞受累呈現潮式呼吸呼吸抑製——呼吸中樞抑製、腦神經損害和呼吸肌麻痹引起發紺——以唇、口周、甲床等處為明顯低氧血症循環係統——血壓心率改變,休克神經係統——神誌改變,驚厥發作,顱內壓增高者可有腦疝消化係統——惡心、納差,消化道出血和轉氨酶升高腎功能障礙——腎功能衰竭高碳酸血症。
【知識點】急性呼吸衰竭輔助檢查分期血氣分析早期或輕症(Ⅰ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型)氧分壓(PaO2)≤50mmHg(6.65kPa),二氧化碳分壓(PaCO2)正常晚期或重症(Ⅱ型呼衰,即低氧血症並高碳酸血症型)氧分壓(PaO2)≤50mmHg(6.65kPa),二氧化碳分壓(PaCO2)≥50mmHg(6.65kPa)。
【知識點】急性呼吸衰竭治療要點改善呼吸功能加強氣道管理氣道濕化解除支氣管痙攣協助排痰給氧使用呼吸興奮劑,適用與中樞性呼衰人工輔助呼吸,機械通氣維持重要髒器功能,包括腦、心、腎等重要髒器功能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病因治療搶救同時對原發病和誘因進行治療。
【知識點】急性呼吸衰竭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維持氣道通暢改善呼吸功能協助排痰吸痰濕化和霧化吸入合理用氧應用人工輔助呼吸,維持有效通氣注意營養,危重患兒可給予鼻飼按醫囑及時應用抗生素預防繼發感染心理支持。
【知識點】應用機械通氣的指征經綜合治療後病情加重雖然吸入高濃度氧,PaO2仍低於60mmHg者急性CO2瀦留,PaCO2在60mmHg以上者呼吸過慢、呼吸暫停達10秒以上,新生兒達20秒以上者呼吸驟停或立即停止。
【知識點】應用機械通氣的禁忌證肺大皰肺部病變廣泛,超過三葉以上,肺功能嚴重減損嚴重的先天性心髒病全身衰竭,惡病質。
【知識點】停用呼吸機的指征患兒病情改善,呼吸循環係統功能穩定維持自主呼吸2~3小時以上無異常吸入氧濃度低於40%時,PaO2>50mmHg。
【知識點】心跳呼吸驟停表現為呼吸、心跳停止,意識喪失,抽搐,脈搏消失,血壓測不出。心電圖示心動極緩-停搏型或心室纖顫。患兒此時麵臨危險,如及時搶救可挽救生命。
【知識點】心跳呼吸驟停的臨床表現和診斷呼吸、心跳相繼停止大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突然昏迷,出現昏迷、抽搐、麵色蒼白或青紫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心電圖可表現為心動過緩、心髒停搏多見,室性心動過速和室顫少見。
【知識點】心跳呼吸驟停的輔助檢查主要為心電圖檢查,提示心動徐緩、心室停搏,少有室性心動過速及心室纖顫。
【知識點】心跳呼吸驟停的治療要點為及時發現,現場搶救,心肺複蘇同時進行,盡快恢複肺部氣體交換和重建循環。搶救措施歸結為ABCDEF六點,心肺複蘇成功後做好複蘇後護理,治療原發病。
【知識點】心肺複蘇程序A(airway)——建立通暢氣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口對口人工呼吸或使用人工呼吸器械;C(circulation)——胸外心髒按壓;D(drugs)——應用複蘇藥物;E(ECG)——心電圖監護;F(defibrillation)——除顫。
【鏈接】心髒按壓與人工呼吸要同步進行,兩者頻率之比為5:1。
【知識點】心髒複蘇成功的標誌捫及大動脈搏動,測得血壓>60mmHg聽到心音,心律失常轉為竇性心律瞳孔收縮是組織灌流量和氧供給量足夠的最早指征口唇甲床顏色轉為紅潤。
【知識點】心跳呼吸驟停的護理措施監測生命體征注意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血氣及電解質的變化。
注意神誌、精神、瞳孔及周圍循環的變化定時濕化氣道,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有效循環和水電解質平衡保證熱量供給,準確記錄出入量維持正常體溫,高熱時給予藥物降溫或物理降溫,體溫過低時適當保溫做好口腔、鼻、眼及皮膚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備好一切急救用品,以備應急關心患兒,安撫家長。
【知識點】充血性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心髒在充足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心搏出量不能滿足周身循環和組織代謝的需要,而出現的一種病理生理狀態。主要表現為心功能減退、肺靜脈淤血和體循環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