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超越自卑,要學會品味生活(1)(1 / 3)

承擔責任

“我們是為什麼而活?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人們隻有在遭受到挫折的時候,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假使每件事都平淡無奇,在他們麵前沒有困難的阻礙,那麼這個問題便不會被訴之於神明。

——阿德勒《阿德勒的智慧》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責任,因為這樣做並不能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

約翰是一家公司銷售分公司的經理,他公司的產品在與他負責的區域接壤的地方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質量事故。按規定,這種情況不應該由他處理,但負責那家分公司的經理陪同老總出國考察去了。約翰明白,按照慣例,這種情況必須由他出馬,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處理。但是,基於對出事區域風土人情的了解和對處理同樣事故的經驗,約翰知道他麵臨的將是一項非常棘手的工作,一不小心就會引火上身。於是,在總公司給他下指示之前,約翰以身體不舒服為由,向公司告假。

總公司下達指示時,助理接完電話向約翰彙報,約翰以身體不適為由,讓助理趕去處理。助理欠缺經驗,使麻煩升級,陷入僵局,總公司不得不另外派人去處理。最後,風波雖然得到了平息,但公司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事後,總公司追究責任。經過調查發現,如果約翰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的話,就不會造成這麼大的損失。但是約翰卻以自己告假為由,稱自己並不知道這事件的具體情況,一切都是助理自作主張,帶領一幫人去處理的。雖然約翰把責任推到了助理身上,但總公司還是對約翰的工作態度和人品產生了懷疑,害怕他今後繼續耍弄這種伎倆,影響分公司的團結和業務的開展,過了一段時間,總公司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就將他解聘了。

尋找借口雖然可以推卸一時責任,但卻因影響了執行而給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工作中,員工與其為自己的失職找理由,倒不如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的失職。上司會因為你能勇於承擔責任而不責難你;相反,敷衍塞責,推諉責任,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不但不會得到別人理解,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別人覺得你不但缺乏責任感,而且還缺乏誠意。

泰勒是一家大型汽車製造公司的車間經理,手下有100多名安裝技工。有一次,他帶著幾名員工安裝一輛高級小轎車。安裝完畢,恰逢總裁和他的幾個朋友到車間巡視,其中有一位發現了這輛小轎車安裝上的失誤,因為總裁在場,泰勒擔心自己挨訓,就把責任推給了下屬。總裁一看他這種做法,勃然大怒,當著全車間的人,把他訓斥了一頓。

因為這件事,下屬為他的行為感到恥辱,在內心深處開始鄙視他的為人,並對他失去了信任感。在工作過程中,下屬有意識地排斥他,而公司高級管理層也對他有成見。他的工作再也不能順利展開,車間安裝成績直線下滑,他也因此被公司降職。

每個人都應該勇敢地去承擔那些屬於自己的責任,遇到問題要敢於麵對,勇於解決,不要給自己找任何借口。無論當前的問題會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心平氣和地去接受所有的結果。

裏根是連任美國第49、50屆的總統,2004年,裏根當選《時代周刊》評選的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5位總統之一。

有記者問裏根:“你為什麼能當總統,而且當得還挺好?”

裏根沒有正麵回答,而是講了自己11歲時發生的一件事:1920年的一天,他在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窗,鄰居向他索賠12.5美元。在當時這是筆不小的數目,足足可以買125隻生蛋的母雞!闖了大禍的裏根向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可裏根沒錢,他為難地說:“我哪有那麼多錢賠人家?”

父親拿出12.5美元說:“這錢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後要還我。”

從此,裏根開始了艱難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掙夠了12.5美元這一“天文數字”,還給了父親。

裏根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人要對自己的過失負責;總統要敢於對這個國家的過失負責。”

權力與責任是成正比的,能夠擔多大責任就能夠擁有多大的權力。無論你所從事的是什麼樣的工作,隻要你認真勇敢地擔負起責任,你所做的就是有價值的,你就會獲得尊重和崇敬。

有一家大型跨國公司,對采購部門的資金控製非常嚴格,並製定了一條硬性的采購製度,不可透支賬戶上的存款餘額。也就是說,如果賬戶上沒有資金,總公司就不會再撥款給分公司采購產品,直到分公司的財務重新把賬戶補滿。這種情況往往要到下一個采購季節才能得以緩解。

納什是這家公司的亞洲部采購主管,有一次,他聽信部門經理助理的建議,大量采購了新加坡的一種產品,花掉了賬戶上的采購資金。就在采購完成後沒多久,納什接到了部門經理的電話,要求他采購一批韓國企業生產的新式提包,這種款式的提包在歐洲市場上很受歡迎,公司建議分公司也采購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