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超越自卑,要學會品味生活(1)(2 / 3)

這讓納什措手不及,經理的指令必須執行,但是采購資金已經被透支了。

沒有資金,他用什麼采購?於是他想向經理說明情況。這時,一位同事向納什建議:“不如你把責任推到經理助理身上,反正是他的建議。”

納什拒絕了這個建議。納什知道,采購物品的選擇是自己的事,雖然是經理助理的建議讓他透支了采購資金,但畢竟是他最終做的決定。於是,納什如實彙報了采購新加坡產品的事情,並坦率地承認是自己的失誤,並申請追加撥款,采購韓國提包。

聽到這個消息,部門經理盡管很生氣,但他很敬佩納什及時彌補錯誤的做法,所以設法給納什撥了一筆款項。那種新加坡產品和韓國提包推向市場後,產生了很好的反響,銷售異常火暴。很快,納什收到了總公司的表揚信。

事實上,隻有那些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在任何一個公司,責任是員工生存的根基。因此,是否勇於承擔責任正是優秀員工與一般員工的區別所在。

“機會”總是藏在“責任”的深處,擁抱責任的人,實際是在抓住機會;逃避責任的人,看似世事通達,實際是在放棄機會。隻有聰明的人,才能夠看到機會究竟藏在哪裏。

責任和機會是成正比的。沒有責任就沒有機會,責任越大機會越多,責任越小機會越少。因為機會從來不是獨來獨往,它要麼牽著責任的手,要麼和責任合二為一。所以,擁抱責任就是擁抱機會。

現實中,很多人都胸懷夢想,這是件好事情。但我們還需要明白,夢想隻有在腳踏實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實現。許多浮躁的人曾經也都有過夢想,但始終無法實現,最後隻剩下牢騷和抱怨,他們把這歸因於缺少機會。

當你覺得自己缺少機會或職業道路不順暢時,不要抱怨他人,而應該問問自已是否承擔了責任。

在一次與朋友的聚會中,湯姆情緒激憤地對朋友抱怨老板長期以來不肯給他機會。他說:“我已經在公司的底層掙紮了15年了,仍時刻麵臨著失業的危險。

15年,我從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人熬成了中年人,難道我對公司還不夠忠誠嗎?

為什麼他就是不肯給我機會呢?”

“那你自己為什麼不去爭取呢?”朋友疑惑不解地問。

“我當然爭取過,但是爭取來的卻不是我想要的機會,而這隻會使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糟糕。”他依舊憤憤不平。

“能跟我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當然可以!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營業部,但是像我這樣的年紀,這種體質,怎能經受如此的折騰呢?”

“這難道不是你夢寐以求的機會嗎?你怎麼會認為這是一種折騰呢?”

“難道你沒看出來?”湯姆大叫起來,“公司本部有那麼多的職位,為什麼要派我去那麼遙遠的地方,遠離故鄉、親人、朋友?這可是我生活的重心呀!再說我的身體也不允許呀!我有心髒病,這一點公司裏所有人都知道。怎麼可以派一個有心髒病的人去做那種‘開荒牛’的工作呢?又髒又累,任務繁重而沒有前途……”他仍舊絮絮叨叨地羅列著他根本不能去海外營業部的種種理由!

他的朋友沉默了,他終於明白為什麼15年來湯姆仍沒有獲得他想要的機會,他還由此斷定,在以後的工作中,湯姆仍然無法獲得他想要的機會,也許終其一生,他也隻能等待和抱怨。

成功者不善於也不需要編織任何借口,因為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和目標負責,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缺少機會,則往往是不願意付出努力的人用來原諒自己的借口。

在極其平凡的職業中,在極其低微的崗位上,也時常蘊藏著巨大的機會。隻要調動自己全部的智力,全力以赴;隻要勤勤懇懇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就能發現機遇,推開通往成功的大門。

承擔責任需要有寬闊的胸懷,在很多時候,承擔責任無異於承擔風險,有時甚至要蒙受委屈。承擔責任需要有顧全大局的“棄我”精神做支撐,隻要是為了整個團隊的利益,勇敢地承擔責任,解決了難題,化解了危機,你自然就為自己創造出了晉升的機會。

一家生物製藥公司的總經理曾抱怨說:“我們公司有些員工在工作時隻想著如何做才會不讓自己吃虧,凡事對自已有利就去做,稍微有些風險就害怕承擔責任。”

這位總經理為何這麼說呢?原來他確實是有感而發。不久前,公司研發部根據計劃準備開發一種新藥,可是後來做了幾次初步的試驗後發現存在一定的風險,眼看年底快到了,為了避免可能的研發失敗而影響年終績效考核和獎金,以及可能要承擔的風險責任,研發部就打了份報告上來,說了一大堆理由硬是取消了這個計劃,其實這個計劃是很值得做下去的。

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責任並非許多人認為的麻煩事,更不是強加在我們身上的包袱,而是通向成功的階梯。逃避責任的人,看似省得一時之事,卻拒絕了發展,更遠離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