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我不明白,還是時代變化快
孩子個性鮮明的確是時代的進步,可難道自私、冷漠與我行我素也該成為時代的必然?
在我們的腦海裏,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給我們帶來的驚奇和激動依然是那麼的清晰,因為有了這個小不點,我們的生活更加充滿了激情和快樂,看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我們的心裏是那麼的充實和幸福。
可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孩子在個子長高的同時卻讓我們覺得越來越陌生:
當我們好奇孩子不修邊幅、穿著打扮得像隻火雞的時候,孩子告訴我們這叫“哈韓族”、“犀利哥”;當我們好奇孩子哼著模糊不清的“快使用雙節棍,嘿嘿哈嘿”的時候,孩子告訴我們這叫“rb、黑pop”;當我們無法理解孩子男不男、女不女的時候孩子告訴我們這叫“c00l”:
當我們為孩子剛上小學,就稱自己有“女朋友”、“男朋友”而不解的時候,孩子告訴我們:沒有的都是“剩鬥士”;當我們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孩子卻告訴我們:“爸爸媽媽,youout啦!”
麵對這一切,我們隻有自我安慰:“每個時代的孩子都應該有每個時代孩子的特質,或許真是我們out啦!”
可當我們試圖去接受這一切的時候,卻發現這一切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孩子在這一切的背後同時表現出來的是自私、冷漠和我行我素。正如一位父親在給孩子的一封信中所寫到的那樣:
“孩子,作為父親,我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工作,為你的學習和成長提供必需的物質條件,同時力所能及地為你做些學習上的輔導,我感覺,我履行了一個父親的職責,可為什麼你卻總是無動於衷呢?如果你還不滿意,那就請你理解,因為爸爸已盡了全力。”
與我們相比,孩子個性鮮明的確是時代的進步,可難道自私、冷漠與我行我素也該成為時代的必然?
“哎!是我不明白,還是時代變化快?”
二、時代的錯or教育的錯
借用南懷瑾先生的一句話就是:“莫名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地死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漸漸忘卻了什麼是關愛、什麼是幸福。人與人之間情感淡漠,人們心靈空虛。也難怪大家“吃的不是方便麵,吃的是寂寞”;也難怪“哥隻是個傳說”。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狄更斯《雙城記》
“終日勞碌,數米計薪,日以挫其氣,仰視天而不知其高,俯視地而不知其厚,雖覺如夢,雖視如盲,雖勤動其四體而心不靈。”
——清代學者王夫之
“俺吃的不是方便麵,吃的是寂寞。”
——_2009年網絡流行語
曆史總在重複著一些相似的問題和事件,在曆史的長河中,以往的時代麵臨的問題,或許僅僅是我們所處時代所麵臨問題的開端而已。
狄更斯、王夫之提出了他們那個時代人們所麵臨的問題,他們或許無法想象對他們那個時代的論述會更適合於未來的時代。時至今日,他們的擔憂卻更加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麵前,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和人們生存狀態的最深刻寫照。當“俺吃的不是方便麵,吃的是寂寞”這一句不是廢話的廢話成為網絡流行語的時候,進一步凸顯出了我們的時代和生存狀態與狄更斯和王夫之的話有著深刻的契合。
與以往的時代相比,我們創造了任何時代所無法比擬的物質財富,生活更加富足、便捷,彰顯著這個時代的美好。可當一切都趨向於以物質、財富來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的時候,才~又發現我們的時代是多麼的糟糕。
我們的智慧超越了前人,但是我們卻成為了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的愚蠢之人。當金錢成為人們的唯一信仰,這個世界還有真正的信仰嗎?社會為我們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可功利化卻使得我們與一個個機會擦肩而過,在希望中承受著更多的失望。光明與黑暗混沌,不知路在何方。
我們一邊高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陽光……”一邊卻在撕扯:“迷茫之中誰給我方向?”
在這樣的背景下,功利化正在使我們漸漸異化,每天忙忙碌碌,賺錢成為了我們日思夜想的目標。成功者關注著更大的成功,雖然我們高唱:“你太累了,也該歇歇了。”但又有幾人能停下前進的步伐?失敗者則選擇逃避,在逃避中墮落沉淪,隨之而來的便是更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