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尊嚴的缺失,源於家長尊嚴的缺失。反觀那些經常在老師麵前為孩子“護短”、“打抱不平”的家長們,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家長在生活中也必是奴性和獸性極重的人。麵對領導、上司整天像條“哈巴狗”,尾巴搖得團團轉,麵對比自己差的則是一副財大氣粗、不可一世的樣子。
當然,如果擴大來看,這部分家長之所以變成這個樣子,也倒情有可原。在中國,自古就有民族尊嚴很強、個人尊嚴缺失的傳統,往往隻有在民族危難關頭才能表現出強烈的尊嚴意識:無數英烈為了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樹立了典範,而在民眾內部,作為個人之間是很缺尊嚴意識的。
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這一思想延伸到生活中便形成了奴性極重的習慣。在上司麵前明哲保身,唯唯諾諾,毫無骨氣,不敢講真話,而不敢講真話之人必定不敢做真事,時間長了,心理扭曲之人也大有人在,於是便出現了“媳婦熬成婆”和“窩裏鬥”的怪現象。“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長時問被壓抑的奴性總要釋放,不能對上司釋放,就對平級、對下屬釋放;平時又無法釋放,那就等待機會。在這方麵,有些人的耐力可謂非同尋常,通過阿諛奉承、吹牛拍馬一步一步往上爬,待自己成為上司以後,便又對其他人耀武揚威,踐踏他人尊嚴。老師既非領導也非上司,更不能與他比財大氣粗,當然可以在老師麵前耀武揚威,視老師為孩子的保姆。或許,這個時候,這些家長還真能把被領導、上司壓抑的個人尊嚴通過朝老師發飆全給找回來了吧!
其父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呢?也難怪凡是這樣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到後來都是毫無尊嚴、又經常踐踏別人尊嚴的人。
“奴性”與“獸性”
無論本書一開頭提到的那些弑母、辱師、男生群毆女生,還是後麵提到的“摸胸門”、“脫褲門”事件,再到毆師、弑師等一係列事件都在向我們昭示著孩子尊嚴意識缺乏的危機,不懂尊嚴,就不會把自己當一回事,更不會把別人當一回事。
何為尊嚴?尊嚴即對一個人人格的重視和肯定。何為人格?格即格子、框框,人格就是做人的框框和規範。在框框內行事就是人,行為超越框框就非人。所以,尊嚴就涉及一個把自己當不當人看的問題。
有尊嚴的人必是肯定自己作為一個人而存在,把自己當人看。不把自己當人看的人,無所謂人格,要麼不把自己當一回事,貶低自己,要麼超越人格的框框,顯示出獸性的一麵,當然,也不會把別人當人看,最終便成了不折不扣的“半獸人”。
缺乏尊嚴所帶來的後果有兩種:其一,唯唯諾諾,毫無骨氣,自己不把自己當回事,奴性十足;其二,自己沒尊嚴意識,當然也不會去尊重、維護他人之尊嚴,所以,往往表現為對他人尊嚴的踐踏,獸l生十足。
我們一起來看一則日記:
“我已經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著像一個活死人,世界是黑暗的,我隻是一個毫不起眼的‘細胞’,我的死有誰在意,我的感受有誰在意。
不光是老師,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學也是,他們歧視我,我是倒數第一,差生,壞學生,一塊臭肉壞了一鍋湯。我就是壞學生,壞到家了,我也不會去尊重他們,我的心靈漸漸扭曲。”
——摘自一位弑師學生的《死亡日記》
這位寫《死亡日記》的學生殺死了自己的班主任,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半獸人”。從日記內容裏不難看出他把自己的不起眼歸結為老師、父母、同學都歧視他,都不尊重他。這是缺乏尊嚴意識的孩子的一貫做派,遇到事情,從來不會往自己身上找毛病、找問題。知道別人看不起自己,為什麼不拿出點樣子來,好好拚一把呢?然而,他們不會,他們隻會在抱怨自己、抱怨別人中繼續選擇頹廢,選擇壓抑自我。這就是奴性的一大表現。等壓抑得太久了,他們又會把所有的怨恨都歸結到某一個人或一些人身上,采取極端的方式來發泄,表現出凶殘的獸性。
所有極端事件的產生都與孩子缺乏尊嚴有關。
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反觀教子成功的家長們則從小就注重孩子的尊嚴教育,教會孩子要把自己當人看,也要把別人當人看。他們的秘訣是:
1.教會孩子把自己當人看
教子成功的家長們注重從小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意識:你成為萬物之靈——人,有多不容易,既然成了人,那就要看得起自己,把自己當人看,懂得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要不把自己當人看,也不允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既然是人,就要拿出點人樣來,不能自甘墮落,要懂得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教會孩子把別人當人看
在教孩子維護自己尊嚴的同時,他們還注重教會孩子維護別人的尊嚴。讓孩子意識到,大家都是人,就都有自己的尊嚴,任何時候不能去傷害別人的尊嚴,因為一個不懂得尊重他人尊嚴、踐踏他人尊嚴的人實際上已經否定了自己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的存在,獸性已經代替了人性,使自己朝動物化方向發展了,在踐踏他人尊嚴的同時本身也是在踐踏自己的尊嚴。踐踏別人的尊嚴結果就是踐踏自己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