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養心教育(19)(3 / 3)

不懂得尊重孩子、維護孩子尊嚴的家庭教育隻會帶來兩種後果:

第一種結果是孩子被壓製為一個毫無尊嚴感的人。這部分孩子在家長長時間的責罵和打擊下慢慢地就會變得很“皮”,他們會想:“反正父母都不把我當人看了,我又何必在乎自己呢?”於是,更加以消極頹廢的方式來麵對一切,越來越不把自己當一回事。很多孩子之所以走向吸毒、自殘甚至是自殺就與父母教育方式不當、不懂得維護孩子尊嚴有密切關係。

第二種結果是孩子在被壓製後變成一個心理扭曲、很凶狠的人。長時間的尊嚴壓抑會使得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尊嚴,也沒人維護過我的尊嚴。這種孩子在生活中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狀態,一旦與誰發生衝突便往往以極端方式進行報複,最終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很多孩子最終走向暴力犯罪就與生活中尊嚴被壓抑而導致心理扭曲有很大的關係。當年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的案例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在我看來,馬加爵之所以最終變成一個如此殘忍的殺人犯,根源就在於其尊嚴長期被壓抑所致,隻是,他的壓抑是他自己造成的,而非父母所致而已。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本著尊重孩子這一點,切不可去傷害孩子的尊嚴。

4.護短是對孩子錯誤的鼓勵

我曾經在年級上看到這樣一個學生:作業經常缺交,上課也經常搗亂。後來,班主任把他的家長叫來談話,告訴家長孩子的情況。

可這位家長卻說:“我的孩子說了,你經常打擊我的孩子,讓他已經不想讀書了。所以,他才不做作業。”

作為這個班的科任老師,我非常清楚這個孩子的表現,也很清楚這位班主任的為人和處事風格,這位文靜的班主任不是那種會打擊孩子的人,而這位孩子也的確是在學校裏麵問題百出。隻可惜家長沒有做任何調查了解就相信孩子的話,反而說是老師的錯。我們看到這位家長咄咄逼人的架勢,而文靜的班主任百口莫辯,就過去跟這位家長講了他孩子的情況,可他卻說是老師聯合起來要對付他兒子。

後來,這位孩子一直以為有家長給他撐腰,沒事,於是問題越來越多,到了後期已經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話了,老師完全無法教育。直到有一天,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幕,這位孩子居然跟家長在走道上大打出手,淪為標準的“半獸人”。

像這樣的孩子,可以說完全是被家長給毀掉的,家長最後也自食其果。很多時候,孩子會向家長掩飾自己的問題,告老師的狀,本來老師隻是正常的批評,但他們卻說老師打壓他。如果家長不加調查地就帶著孩子去找老師的麻煩,這就會縱容孩子的錯誤,還會使得孩子以你為靠山,天天與老師作對,一個天天與老師作對的人何談尊嚴?又怎會讓其他人感受到尊嚴?也難怪孩子最後成了“半獸人”。

5.把握好教育分寸

在教育的過程中還要教會孩子把握好分寸,認識到尊嚴與過於敏感完全是兩回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懂得根據不同情境進行調控,否則,孩子尊嚴感太過,也會形成作繭自縛,反而容易出現如下問題:

其一:隻聽得進“甜言蜜語”,聽不進“逆耳忠言”。尊嚴感太強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別人對自己的讚美和表揚,而批評的話則很難聽得進去,甚至會對批評自己的人產生抵觸或敵意。

其二:很容易產生“一山不容二虎”的情況。尊嚴感太強的孩子往往很難接受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孩子,從而造成缺乏與這類孩子的合作意識,甚至還會產生“既生瑜,何生亮”的嫉妒心理。

其三:輸不起。尊嚴感太強的孩子很難坦然麵對失敗,容易出現失敗後一蹶不振的情況。

其四:很容易走向“自負”或“自卑”的兩個極端。尊嚴感太強的孩子對比自己差的孩子往往很有優越感,遇事也往往掉以輕心,表現出自負的一麵;但在比自己強的對手麵前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輸了以後又會更加自卑。

所以,為防止孩子尊嚴感過強的問題,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尊嚴教育時,要注意把握兩個原則:

其一:不能拿“放大鏡”看孩子的成績。孩子有成績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也需要表揚,但如果不能客觀評價,不懂讓孩子從成績中看問題和不足,就會使得孩子形成過度的尊嚴感。所以,家長在麵對孩子成績的時候一定要客觀看待,不能放大。

其二:表揚“成績”不如表揚“態度”。如果僅僅關注孩子的成績並加以表揚,那麼同樣會使得孩子漸漸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從而形成過度的自尊感。所以,表揚成績不如表揚孩子之所以能夠取得成績的原因,如孩子對事情的態度和做事的方法,然後再給孩子鼓勵。這樣才能使孩子不會太在乎自己的成績,而是在乎怎樣才能取得成績,孩子也才會進一步提高,也才會使得孩子更懂客觀地看待自己,而不易走向尊嚴感過度的極端。

6.切勿惡語相向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