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保持身心健康(2)(1 / 3)

要淡泊名利。我們常常為欲望而感受人生之累,為欲望而慨歎人生之短促。名譽、官位、財產、身體等欲望成為人們煩惱的主要來源占欲望給予上個個焦灼痛苦的花環,使你陷入無底的深淵。我們應該以淡泊的心境看待人生,即使自己的既定目標沒有實現,也不要太“傷感”,因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隻要付出了努力,曾經拚搏過,奮鬥過,就會擁有充實、幸福的經曆。淡泊給予你蒼白的外表,卻讓你擁有了一個充實、坦然意蘊深厚的人生,它將絢麗多彩的欲望拒於心靈的天空,讓自己的靈魂在平靜的家園中安然入睡,受傷的心會得到意外的修補。甘於淡泊,以超然的心態把握人生,就超脫了世俗凡境,品嚐大自然的瑰麗奇景和多彩的人生風景。

要使自己快樂。人們為了排遣無端的悲緒和寂寞,有人抽煙,有人借酒消愁,有人尋找刺激……這些都使用錯誤的方式填補內心的空白。要使自己快樂無憂,請參考下麵的盡快消除憂慮的方法。

(1)每天在同一時刻想使你憂慮的事,這雖然很困難,但一旦你漸漸地能控製住憂慮的情緒,它們就不會突然湧上心頭。

(2)可以解決的事情,就馬上動手努力想辦法去做;化憂慮為力量,即使事情不能完全好轉,可以部分控製,也可快樂。

(3)用各種方法分散精力。例如:找人聊天、聽音樂、看電影、看小說、吃東西自我安慰等。

(4)要多讀書。多讀書會使你空虛的心靈充實起來,使我們從狹小的天地駛向廣闊無垠的知識海洋。

(5)要廣交友。好的朋友總是相互幫助,相互勉勵,在你遇到挫折時開導你;在你情緒低落時激勵你;在你春風得意時提醒你;在你空虛寂寞時拜訪你。

(6)要立誌向。心靈空虛的人,往往沒有追求,沒有遠大誌向。而有理想、誌向的人,會非常珍惜生活的分分秒秒。

(7)要多工作,把注意力轉移到具體工作上,而不沉溺在幻想的世界裏。

要以輕鬆的心態迎接生活。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輕鬆愉快。好心情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奔波之餘給自己留點閑暇,尋找和發現生命中的美好。有句很有哲理的話——“爬山時別忘了欣賞周圍的風景”,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周圍風景”的理想和讚美,不必求同,不講形式。請你記住,你是你自己,隻有你自己才能讓心態好起來。

壓抑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壓力,是身體對一切加諸其上的需要所作出的無固定形式的反映,也就是說,任何加於身體的負荷,不論是源於心理方麵(如不愉快事件)還是物理因素(如環境汙染),都是壓力的來源——壓力源,就會引起“一般適應綜合症”。事實上,隻要人們生活中必須扮演某種角色,而且又有許多自己不願扮演的社會角色存在,那麼便會產生壓力,人便會感到壓抑。

長期的壓抑會使人產生異常心理和變態心理,世界著名的長壽學者胡弗蘭德說:“在一切對人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壽的、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因此,人們應該時刻重視對心理的護養,以保持心理健康。

長期受壓抑的人其情緒往往表現為:孤僻、易怒、固執、輕率、自卑、焦慮、妒忌、悲觀、失望等異常心理,以及其他類型的變態心理,這些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這些心理不僅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處理,還會影響人的健康,妨礙工作、家庭和事業。我國著名的心血管疾病專家黃宛教授明確指出:常見的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病和病情的發展,都與不良的精神和情緒有關。因此,對任何人而言,我們應盡量避免不良情緒的發生和發展,盡力消除壓抑,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在賽利醫生的“激勵學”中,它將壓抑分為三個階段,即初始警戒反應階段、抗拒階段和衰竭階段。

初始警戒反應階段,是由交感神經係統與副交感神經係統共同運用而產生的作用。這種反應,由交感神經刺激腎上腺素,同時由丘腦下部啟動腦上垂體,產生了一種激素,腎上腺便會利用這種激素,調整身體作出適應性的防禦措施。

若壓抑隻威脅到局部範圍,那麼,破損的這一部分便會發炎,以起到封閉性的保護作用,便於免疫係統驅逐“侵犯者”起到治愈受損組織的目的。如果威脅不限於局部,如心理方麵的疾病或潛在的環境公害,一般適應綜合症便會動員身體做最大的生理反應,這就是抗拒階段。在這一階段,有些人對壓抑的心理反應猶如“鬥士”,立刻將這種不良情緒壓抑排去,而另一些人是“軀體化者”,他們拒絕體驗壓力帶來的影響,將壓力局限於體內某一處。那麼就會產生頭疼、背痛、消化不良,或更嚴重的身心疾病;另外還有些被稱為“心理演化者”的人,他們以憂愁、焦慮、消沉和慢性緊張來表現他們對壓抑的抗拒。

顯然,前兩階段會使身體的重要資源蒙受損傷,往往還會導致第三階段,即衰竭階段。因此,如果疲憊的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以恢複體內平衡,壓抑便會使人產生一係列人格障礙,逐漸損毀身體、情緒的健康,造成身心的崩潰。

壓抑可以說對人體有害,它的害處使人們對它不堪重負,長此以往,就會逐漸形成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表現出人格障礙,會逐漸侵蝕人體的身體情緒,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既然壓抑對我們身體有害,我們應采用何種方式去應對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