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在進晚餐時,約翰兩眼盯著曉嵐說:“阿嵐,你知道嗎,我已經愛上你了……”
“別、別、別說這些。”曉嵐忙打斷他的話,但她心裏卻已翻騰起來:我是不是也愛上了他呢?這幾天夢裏都是夢見他,再說,一會兒看不見他心裏都有點發慌呢。
“不,我真的愛上了你。你跟我到英國去結婚吧。我有一棟別墅,我們可以在裏麵好好地整理這次采風的材料,一心一意地繪畫,我還要給你舉行個人畫展。”約翰一把握住曉嵐的手,連珠炮似地說著。
曉嵐沒有當即答應她,但她心裏已經活動了。找個外國老公,並且是一個既有錢又與自己專業相同的老公,這未嚐不是一件美事。賓館裏的許多姐妹與房客結了婚,從國外回來,那派頭,那款式,不能不令人羨慕。
第二天晚上,當曉嵐正在俯身看一疊拍攝的照片時,一雙大手從後麵伸了過來,把她扳過來,厚厚的嘴唇壓住了她滾熱的嘴唇上。
曉嵐雖然也伸手去阻擋約翰伸向腰間的手,但卻是那樣無力。於是,最後一道防線衝破了。
既然捅破了最後那層隔膜,他們便開始以“愛人”的名義,開始討論結婚的事宜了。
幾天後,當他們再回到賓館,大部分人已發現,他們成了夫妻了。
一切都令曉嵐滿意。出國手續和結婚手續同時在辦,一顆帶寶石的結婚戒指已提前戴在了曉嵐的手指上。
忽然,曉嵐發現,“新郎官”這幾天心事重重,精神不振,這頗令曉嵐心痛,幾經詢問,約翰才說:“我父親打電話來,說我家的公司瀕臨破產了。”
“那是怎麼回事呢?”曉嵐焦急地問。
“父親今年轉產生產化學原料,不料產品不過關,市場銷路打不開。”
“有什麼辦法呢?”兒媳婦比兒子更著急。
“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呢……哎,你父親不是搞化工研究的嗎?聽說他們最近搞了一種新的化學原料?”約翰試探著問曉嵐。
“我不清楚,不過我可以打聽一下。”
“要是我父親有你父親這種產品,公司就有救了。”約翰歎息著說。
見曉嵐沒有反應,約翰隻好挑明了:“曉嵐,為了我們未來的家,你能不能想辦法從你父親那裏弄點資料出來?”
“這怎麼行?”曉嵐瞪大了眼睛。
“這怎麼不行?別人又不知道。如果我父親的公司垮了,我們就結不成婚了……”約翰開始使出殺手鐧了。
曉嵐一聽這話,心裏真有點急了:如果我真的與約翰結不成婚了,這還有什麼臉麵?人家都知道我要出國結婚了,退是不能退,隻能硬著頭皮幹了。
為了這樁“洋婚”,曉嵐真的回家,把父親收藏在家裏的一套技術資料偷出來,複印了一份給了約翰。
一見鍾情的結局,總是喜劇少,悲劇多。曉嵐還在喜滋滋地做著“洋婚”夢,“新郎官”約翰卻開溜了。待曉嵐打電話到賓館,才知道約翰已乘飛機回國了。
原來,約翰是某國派遣的一名經濟間諜,專門來竊取這項科研成果的。現在他大功告成,那裏還顧得上曉嵐肚子裏已有了他的骨肉。
最苦的自然是曉嵐,“洋婚”破滅不說,還要挺著個大肚子到公安部門去接受調查。
三、提醒中國入:經濟間諜已
潛伏在你們身邊
瘋狂大竊密
在許多中國人的心目中,根本還沒有經濟間諜這一概念。有的認為人家哪會看上我們這點技術?有的則認為哪會有這麼巧,外國的經濟間諜就會到我這裏來竊取商業秘密?
事實上,就是在這種麻痹與大意之中,經濟間諜已經潛伏在了他們的身邊,開始了瘋狂的竊密活動。我國某市化工助劑廠生產的優質產品——胱胺酸,多年來一直暢銷國外市場,每年可為國家創彙300多萬美元。對此,日本人垂涎三尺,想盡辦法要將此工藝技術秘密弄到手,他們三次派員到該廠參觀、座談、拍照,用各種辦法將產品的生產工藝技術弄到手,然後利用我國的工藝技術改進了他們自己的產品,很快就打入了國際市場,致使我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由暢銷變為滯銷、積壓,外彙收入逐年減少。
1985年10月,日本人從我國《光明日報》上看到,江西高安縣華村墾殖場研製生產的“蜜蜂花粉脫粉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消息後,專程以所謂“參觀團”的名義來到華村墾殖場,由於我方接待人員缺乏保密觀念,不僅允許日方對脫粉器進行拍照,而且讓他們帶走了大量有關技術資料和脫粉器實物樣品。日本人獲取這項先進的科研秘密後,對我國的脫粉器進行了仿製,並返銷到我國,使我們在經濟上蒙受了較大的損失。
1991年2月的一天,山東某廠生產的羽毛球在國際博覽會上受到了用戶的特別青睞。代表團回國後,日本某商社接二連三地向該廠發傳真電報,要求來廠參觀和看樣定貨。廠方拒絕在廠內接待。日商拋出“簽訂大合同”以引誘,說服廠方接待。日商一行數人在廠內留連兩天,參觀結束後以回國彙報為由,食言簽訂訂貨合同,一去數月音訊杳無。催促再三,回電內容是:“貴方產品質量不合標準”。工廠為吸取教訓,通過其他渠道弄清原因,原來日商也是一家羽毛球生產企業,因質量原因銷路不好。我方生產的羽毛球,所用羽毛杆,經特殊技術處理好,彈性好,韌性高,因此市場看好。日商“簽訂大額合同”是假,竊取商業秘密是真。
時下,中外合資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紛紛在中國落戶,他們的招聘廣告鋪天蓋地。到外資企業就職成為不少人急切追求的目標,而這正好又給經濟間諜撈取商業秘密創造了條件。有一天,國外某公司在我國的一些報紙上刊登醒目的招聘廣告,聲稱以優厚報酬招聘幾名高級計算機軟件編製人員。於是許多計算機軟件專家前往應聘。這家公司以應聘人員多為由,要逐一麵試,擇優錄取。他們首先挑選了在不同的大公司工作的計算機專家進行麵試,這些應聘者為顯示自己的才能,把自己掌握的軟件編製技能和最新軟件成果都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經過麵試,那家外國公司從每個人口中騙走了許多計算機軟件編製成果。一些應聘者在麵試後焦慮地盼望外國公司聘書的到來,他們哪裏會想到,這家公司在騙取了我國計算機情報後,早已溜之大吉,聘書永遠不會到來。這些招聘者實際上根本不是什麼公司的人,而是外國情報機關的人員。
那些計算機專家在計算機編程方麵是那樣的精明,但在商業秘密的保密方麵,卻是馬大哈,結果落入了別人“編製”的程序裏。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境外經濟間諜正在處心積慮、瘋狂無恥地竊取中國的商業秘密,對此,如果我們沒有高度的警惕性,沒有嚴格的保密措施,便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泄密事件。
剝開竊密者的畫皮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間諜便是那些手持無聲手槍、夜半三更用無線電發報機發報的神秘人物。飛簷走壁是他們的基本功,撬保險櫃是他們的絕活。其實這是電影電視給人們的誤導。實際生活中的間諜無一不是披著合法的外衣,有著冠冕堂皇的身份,就在人們毫不懷疑的情況下,進行竊密活動。這在和平時期經濟間諜的竊密中表現尤為突出。越來越多的國際交往,使那些偷雞摸狗式的間諜活動得以合法化。當今世界名目繁多的國際交往,如經貿洽談、科技合作、文化交流、勞務輸出、觀光旅遊、各種形式的友好往來等,都可以成為某種竊密的手段或間諜的形式。
過去,國外間諜對我國進行情報活動隻能采取秘密、非法的手段,改革開放以後,他們則可以利用各種公開合法的身份對我進行諜報活動。當今,國外間諜除極少數采取非法途徑進入我國外,絕大多數都是以種種身份為掩護,在“歡歌笑語”中,混入我國進行情報活動的,其手段非常詭秘,方法更加多樣。根據國家安全部門提供的資料,目前境外經濟間諜在我國竊取商業秘密的手法有如下幾種:
一是利用外交官身份進行諜報活動有增無減。這是許多國家從事間諜活動的基本手法。據說,前蘇聯派駐國外的的外交人員中有50%是專業情報人員。他們利用擁有外交豁免權的便利條件,既公開又秘密地進行各種間諜活動,搜集機密情報。有些國家的駐外大使就是高級間諜官員;有的就是所在國間諜情報活動的領導人。
中國作為一個開放的國家,避免不了要與其他國家進行正常的外交往來,而互派外交人員是進行正常外交活動的一個重要途徑,這對於促進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友好往來與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對外關係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政治、經濟影響日益擴大,外國駐華人員也逐日增加。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有些國家的外交人員往往還幹著與其外交身份不符的勾當,有的甚至本來就是職業間諜,隻不過是借了外交官的身份為從事間諜活動作掩護。他們利用外交人員享有的豁免權,以各種借口四處活動,借機搜集情報。某駐華使館就先後派出數百人次,帶著事先擬好的提綱,在我國幾十個城市搜集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麵的情報。有的使館則通過采取舉辦各種招待會、紀念會、舞會等形式,攀拉關係,套取情報。
二是以技術交流、貿易等方式進行間諜活動日趨增多。70年代以來,以商人身份為掩護進行諜報活動的現象越來越突出。日本是利用駐外國商業機構或外貿活動進行諜報活動收益最高的國家。日本壟斷財團的商社都設有專門的情報調查研究部門,專門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美國中央情報局也一直以建立商業機構為掩護進行竊密。可以這樣說,當今世界範圍內,到處都有以商人或職員身份為掩護的間諜在活動。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也越來越多。許多國家的企業都看中了中國龐大的市場,而紛紛前來中國進行投資與從事貿易活動。目前常駐我國的外商代表聯絡機構已達數千家,零星前來的外商更是不計其數。這其中絕大部分是真心實意與中國做生意的,但也有一部分卻是以此為借口到中國刺探與竊取商業秘密的。目前我國已建立起門類比較齊全的科學技術體係,某些單項新興科學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這更加引起了一些境外機構的“極大關注”。一些境外間諜利用我國對外開放的機會,通過國際間的科學技術交流合作、國際貿易、民間團體友好往來等為掩護,竊取我國科技秘密。我國中成藥六神丸本來是治喉良藥,但日本人將此產品拿回國進行了研究,發現六神丸還能治冠心病,日本便對六神丸進行了簡單的加工改製,並改名為“救心丹”。此藥一躍成為國際市場的暢銷貨,每年收入幾千萬美元。
三是利用回國探親、旅遊觀光為名進行間諜活動越來越多。利用探親訪友、觀光旅遊的名義從事經濟間諜活動,被認為是當前諜報界的“新式武器”。有的是直接派間諜通過探親、旅遊等形式搜集情報,有的是“聘請”探親、旅遊者“代”為搜集情報,後一部分更使人防不勝防。美國人就慣於利用“旅遊者”收集情報。一家美國報紙說:“美國發明了一種新式武器,這不是核武器,也不是洲際彈道武器,而是美國旅遊者。”前蘇聯就曾公布說,他們截獲了一大批這種美國的“新式武器”,僅1980年就逮捕了20多名從事間諜活動的“旅遊者”。國外有報道稱,日本人特別擅長此種間諜手段,在他們以各種名義派出的考察團、訪問團、旅遊團中,一半以上有刺探情報的任務,稍不留意,你的秘密就會被日本人搞去。許多情報機構都利用出國旅遊觀光的機會進行情報活動,以世界旅遊者身份為掩護進行情報活動的間諜案多不勝舉。
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後,來華旅遊、回大陸觀光探親的港澳台胞以及海外華僑日益增多。雖然絕大多數是帶著了解中國、愛護中國的良好願望而來的友好人士,但境外情報機關也乘機派遣特務混雜其中,大搖大擺地進入我境內搜集經濟情報。據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防間保密與國家安全》一書介紹,有關部門統計,僅1984年到某省的外國人、外籍華人、華僑和港澳台胞人員約2萬多人中,發現以間諜身份進行情報活動的占8‰。這僅僅是已經發現的,尚未發現的就無法估計了。而我國的一些單位和部門往往隻從局部經濟利益出發,盡量滿足外國遊客的各種要求,使他們得以隨心所欲地竊取各種秘密。我國宣紙生產工藝的秘密外泄,就是由於國內某些接待部門麻痹大意,使境外人員以旅遊者身份竊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