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3激發危機感的演講技巧
激發危機感有助於使人對事態發展保持重視和謹慎的態度,並促使人們采取適當的行動。由於危機感主要是源自於對危險狀態的憂慮與恐懼,因此演講者應做到:一、強調危險的嚴重性,使聽眾處於緊張的氣氛之中;二、把危險可能帶來的後果與聽眾的切身利益聯係起來;三、挑明潛在的危險因素,使聽眾觸目驚心。
(1)指出聽眾所麵臨的嚴重危險,製造緊張的
氣氛為了激發聽眾對現有局勢的危機感,演講者要拿出充分的事實依據,強調局勢的危險性。同時,演講者應善於渲染氣氛,迫使聽眾正視眼前的危險狀態,並被這種危險狀態所感染。
典型示範之一:希特勒德國從6月22日向我們祖國發動的背信棄義的軍事進攻,正在繼續著。雖然紅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雖然敵人的精銳師團和他們的精銳空軍部隊已被擊潰、被埋葬在戰場上,但是敵人又往前線調來了生力軍,繼續向前闖進。希特勒軍隊侵占了立陶宛、拉脫維亞的大部分地區、白俄羅斯西部地區、烏克蘭西部一部分地區。法西斯空軍正擴大其轟炸區域,對摩爾曼斯克、奧爾沙、莫吉廖夫、斯摩棱斯克、基輔、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等城市大肆轟炸。我們的祖國麵臨著嚴重的危險。
——《廣播演說》斯大林典型示範之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
昨天對夏威夷群島的進攻,給美國海陸軍部隊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我遺憾地告訴各位,很多美國人喪失了生命。此外,據報,美國船隻在舊金山和檀香山之間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魚雷的襲擊。
昨天,日本政府已發動了對馬來西亞的進攻。
昨夜,日本軍隊進攻了香港。
昨夜,日本軍隊進攻了關島。
昨夜,日本軍隊進攻了菲律賓群島。
昨夜,日本人進攻了威克島。
今晨,日本人進攻了中途島。
因此,日本在整個太平洋區域采取了突然的攻勢,昨天和今天的事實不言自明。合眾國的人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並且十分清楚這關係到我們國家的生存和安全。
——(我們將取得必然的勝利) 羅斯福這是兩則對人民進行戰爭動員的演講。例一是斯大林在蘇聯遭到德國法西斯進攻之後的演說。斯大林詳細地講述了蘇聯遭受德軍侵襲與轟炸的範圍和地區,毫不避諱地對人民指出了局勢的危險性,進而引發人民的危機感。在例二中,羅斯福以明確簡短的語句清晰地勾勒出一夜之間日本侵略者對美國及太平洋地區發動的突然襲擊,強調了這次戰爭的突然性與廣泛性。短短24小時之內的天地翻覆,使美國人民不得不對這場戰爭采取審慎的立場和態度。
(2)把事情的危害性同聽眾的切身利益聯係起來
在某些情況下,危險的情勢或狀態並沒有同演講對象的自身利益產生直接的、可觸摸的聯係,這就可能使許多人產生僥幸心理,甚至於對危險漠不關心。此時,演講者應當善於將事態的危害性與聽眾的切身利益聯係起來,強調聽眾如果對事態采取麻痹態度,那麼嚴重的後果有可能給其帶來巨大的損失或傷害。這樣,聽眾麻痹的心就會敏感和緊張起來了。
典型示範:據非常可靠的權威人士說,現在能製造出的核彈,威力要比炸毀廣島的大2500倍。
這種炸彈,如果在接近地麵的空中或者在水下爆炸,就會向上層空氣散放出帶有放射性的粒子。它們以劇毒的塵埃或雨點的形式逐漸下降到地麵,沾染了日本漁民和他們所捕到的魚的,就是這種塵埃。
現在誰也不知道這種致命的放射性的粒子會擴散多遠,但最可靠的權威人士都異口同聲地說:氫彈戰爭十分可能使人類走到末日。令人擔憂的是,如果使用了許多顆氫彈,結果將是普遍的死亡——隻有少數人會突然死去,而大多數人會受著疾病和萎縮的慢性折磨。
——《置人類於末日,還是棄絕戰爭》羅素本例是美國學者羅素為反對核武器而發表的演講。為了促使廣大民眾為反對核試驗與核戰爭而采取行動,羅素比較詳細地講述了核武器的巨大破壞性,強調新型的核彈不但會威脅到地區的安全,而且很可能危及全球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民眾聯想到悲慘的戰爭災難將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危機感自然油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