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析事態發展的嚴重後果,使潛在的危險

明朗化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居安思危。得過且過,隻圖一時快活的劣根性已經使人類做了不少蠢事。因此,演講者在危險尚不直接、情勢尚不急迫的情況下,應努力撥開罩在表麵的迷霧,把裏麵暗藏的危險因素指給聽眾,迫使他們跳出表麵上的繁華熱鬧,去正視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凶險。

典型示範之一:我國的質量狀況是嚴峻的,全民族的質量意識令人憂慮!

我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劉源張先生算了一筆賬,1992年我國的工業總產值約為37500億元,按25%的產品不合格計算,經濟損失就是9375億元,1個百分點就是93億元。如果承認其中有一半再生使用和降價處理,並把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略去不算,那還有近50億元。就是說1個百分點的不合格品其經濟損失就有50億元。我們的國家有多少錢可以這樣白白地丟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品量大幅度增加,出口產品中的製成品比重得到提高,但存在的問題仍相當突出。據報載,我國出口的對蝦體內竟釘入了鐵釘,國際倒爺販到俄羅斯的產品中有雞毛“羽絨服”、“一次鞋”等偽劣產品。通過購買一個國家的產品可以判斷這個國家的民族形象。如果我們拿這樣的產品去進行國際貿易,那麼中華民族在世人麵前將是怎樣的形象呢?

因為產品質量差,目前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成了“假冒偽劣”的代名詞。難道被日本人早已扔到太平洋上的“東洋貨”這頂帽子,我們還要撿起來戴在自己的頭上嗎?

當今世界的戰爭是一場經濟之戰,也就是質量之戰。一個沒有質量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憂慮!現在,我國恢複國際關稅、貿易締約國地位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對於產品質量問題,如果我們仍然等閑視之,在21世紀難免再次發生用大刀、長矛抵禦西方洋槍、洋炮的悲劇!

——(開放的中國呼喚質量意識)佚名典型示範之二:據統計,1950年以來,世界上創造的新知識相當於人類現有知識總和的90%。新技術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正猛烈衝擊著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對當今世界的經濟增長和社會演變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在這場求生存、謀發展、爭富強的競賽中,世界各國都在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與此同時,在世界範圍內,新的人口洪峰正以迅猛的態勢湧來,人口爆炸已成為無可否認的事實。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曾在向議會遞交的一份(人口谘文)中寫道:“人類達到第一個10億,確實用了幾千、幾萬年歲月;再加10億,隻用了100年;又加10億,隻要30年就夠了,而緊接著增加下一個10億,一般認為隻要15年……到本世紀末,以後每增加10億人口,並不要百年、千年,可能甚至要不了10年!”

科學向人類展示出廣闊的前景,而人口卻向科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難怪國外有些人口學家發出了聲嘶力竭的呐喊,他們說:“人類正背負著自身這個沉重的負擔走向毀滅的深淵!”

——《曆史將怎樣記載》楊盛國例一是一篇呼喚國人質量意識的演講。演講者以確切的數據和事實向人們描述了我國在產品質量管理方麵存在的嚴重問題,並特別強調,質量意識差的危害性並不僅僅在於經濟上的直接損失,更為嚴重的是它關係到一個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關係到一個民族經濟的興衰成敗。聽眾被演講者引導到民族興衰的高度上,會在原有的關注與擔憂的基礎上產生更強烈的危機感。例二采用了先揚後貶的手法,先闡述科學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廣闊的前景,然後語鋒一轉,又以令人震驚的數字闡述了人口爆炸給人類帶來的嚴重的危機。一幅籠罩在科學發展盛世之下的嚴峻畫麵顯露在聽眾的麵前,這種隱藏的危機更容易引發人的思考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