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指出對方的不利,消除聽眾的疑慮和恐懼

在局勢嚴重或大敵當前的情況下,普通人看到的隻會是敵人的強大和事態的危險。隻有睿智的領導者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敵人隱藏的弱點。演講者應善於抓住對方的不利之處,把敵人自身的弱點剖析給聽眾看,打破他們本能般誇大對方優勢的心理趨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自信的心態。

典型示範:敵人並不像某些驚惶失措的知識分子所形容的那樣強大。魔鬼也不像人們所描繪的那樣可怕。誰能否認,我們紅軍曾屢次把大受吹捧的德軍打得倉皇而逃呢?如果不是根據德國宣傳家大肆吹噓的聲明來判斷問題,而是根據德國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問題,那就不難了解,德國法西斯侵略者正麵臨著崩潰。現在饑餓和貧困籠罩著德國,在4個月的戰爭中,德國已損失士兵450萬人,德國血流殆盡,人員後備宣告枯竭,不僅陷於德國侵略者壓迫下的歐洲各國人民,而且連看不到戰爭盡頭的德國本國人民都充滿了憤怒的情緒。德國侵略者正是在作垂死掙紮。毫無疑問,德國侵略者是不能夠長久掙紮下去的。再過幾個月,再過半年,也許一年,希特勒德國一定會由於其罪行累累而崩潰。

——(紅場檢閱演講)斯大林這是斯大林麵對德國法西斯的全麵進攻向軍民們發表的演講。斯大林首先批駁了國內某些膽小鬼悲觀的論調,引導人們的目光越過氣勢洶洶的德國軍隊,投向德國本土後方,分析了帝國主義的基礎正是如何的危機四伏。斯大林所獨具的眼光,使人民看到了德國法西斯的軟弱之處以及戰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對於軍民們看穿德國侵略者紙老虎的本質和增強必勝的信念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3)把我方和對方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有鑒別才能有選擇。演講者如果善於抓住本方的優勢,與對方的劣勢進行比較,有助於聽眾看清本方的優勢,堅定勝利的信心。通過比較,優勢強化得越充分越突出,聽眾的信心也就會越堅定。

典型示範:因為,撇開羅馬徒有其表的顯赫名聲,它還有什麼可與你們相比的?默默地回顧你們20年來以勇敢和成功而著稱的戰績吧,你們從赫拉克勒斯,從大洋和世界最遙遠的角落來到這裏,一路上征服了高盧和西班牙許多最凶悍的民族。如今你們將同一支缺乏經驗的軍隊作戰,它就在今年夏天曾被高盧人擊敗、征服和包圍過,至今它的統帥還不熟悉他的軍隊,而軍隊也不知道它的統帥。要把我同他作一比較嗎?我的父親是最傑出的指揮官,我在他的營帳中出生、長大,我蕩平了西班牙和高盧,我不僅征服了阿爾卑斯山諸國,還征服了阿爾卑斯山本身。而那個就任僅6個月的統帥是他的軍隊裏的逃兵。如果把迦太基人和羅馬人的軍旗拿掉,我敢肯定他不知道自己是哪一支軍隊的指揮官。

——《要麼勝利,要麼死亡》漢尼拔在這篇鼓舞軍隊士氣的演講中,漢尼拔抓住了兩點同敵方進行比較,一是本方軍隊比對方有著更豐富的經驗和更優良的作戰傳統;二是漢尼拔本人作為軍隊的統帥,有著比對方將領更為高貴的出身和更成熟的指揮經驗。漢尼拔沒有從其他並無明顯優勢的方麵進行比較,而是緊緊抓住了優勢特別突出的這兩點,大大地振奮了軍隊的精神,鼓舞了軍隊的士氣。

(4)把我方和對方的對比點換到有利於我方的地方

在演講中,通過己方與彼方比較的方式來鼓舞士氣,其無須強調的原則是“以己之長,比彼之短”。當聽眾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彼方之長與己方之短的比較上時,演講者應適時地將對比點切換到有利於己方的地方。此外,演講者也可以故意先擺出一些不占優勢的對比點,然後話鋒一轉,再切換到優勢明顯、說服力強的對比點上去,以加深聽眾的印象。

典型示範:剛才你們來報告,說第四混成旅的兵罵我們是孫子兵,聽說大家很生氣,可是我倒覺得他們罵得很對。按曆史的關係說,他們的旅長曾做過二十鎮的協統,我是從二十鎮裏出來的,你們又是我的學生,算起來你們不正是差兩輩嗎?他們說你們是孫子兵,不是說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