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華是我國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也是才華橫溢的革命宣傳家。1905年,作為革命黨人,麵對清朝統治者的腐敗、列強橫行、國家危亡的現狀,他的《警世鍾》有如投槍和匕首,對推動維新、喚醒民眾起過很大作用。且看其中的兩段:

恥!恥!恥!你看堂堂中國,豈不是自古到今、四夷小國所稱為天朝大國嗎?為什麼到於今,由頭等國降為第四等國呀?外洋人不罵為東方病夫,就罵為野蠻賤種,中國人到了外洋,連牛馬也比不上。……

殺呀!殺呀!殺呀!於今的人,都說中國此時貧弱極了,槍炮也少得很,怎麼能和外國開戰呢?……於今各國不由我分說,硬要瓜分我了;橫也是瓜分,豎也是瓜分,與其不知不覺被他瓜分了,不如殺他幾個,就是瓜分了也值得些兒。俗語說的,趕狗逼到牆,總要回轉頭來咬他幾口,難道四萬萬人連狗都不如嗎?洋兵不來便罷,洋兵若來,奉勸各人把膽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讀書的放了筆,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職事,做手藝的放了器具,齊把刀子磨快,彈藥上足,同飲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萬眾直前,殺那洋鬼子,殺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便先把滿人殺盡;那些賊官若是幫助洋人殺我們,便先把賊官殺盡。“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仇人方罷手!”我所最親愛的同胞,我所最親愛的同胞,向前去,殺!向前去,殺!向前去!殺!殺!殺!殺我累世的國仇,殺我新來的大敵,殺我媚外的漢奸。殺!殺!殺!

這篇演講詞,既是抗拒強暴的戰鬥檄文,也是催人奮進的嘹亮號角。其語言形式極為獨特,句式短小快捷,不少地方類似快板書的形式,結構緊湊,輕快暢達。它開門見山提示國恥,警示世人,直撲主旨,氣勢如虹。接著又用簡明通俗的語詞,長短交錯的句式,加之連珠炮式的迭語,造成排山倒海的氣勢,使人把憋在胸中的憤怒猶如火山噴發一股腦兒宣泄出來。從而同仇敵愾,為挽救國家和民族危亡而奮起鬥爭。這篇義憤填膺的演講詞,極具鼓動力和感召力,影響深遠,對當時即將發生的辛亥武昌起義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例2聞一多的《獸·人·鬼》

聞一多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學者和愛國民主人士。八年抗戰結束,蔣介石又想挑起內戰,1945年底在雲南昆明製造“一二·一”大血案,殘殺手無寸鐵的學生,對此聞一多無比憤慨,發表了《獸·人·鬼》的演講。他的開場白是這樣:

劊子手們這次傑作我們不忍再描述了,其殘酷的程度,我們無以名之,隻好名之曰獸行,或超獸行。但既已認清了是獸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類的道理和它費口舌了。甚至用人類的義憤和它生氣,也是多餘的。反正我們要記得;人獸是不兩立的,而我們也深信,最後勝利必屬於人!

演講詞沒有拖泥帶水,開門見山用“傑作”的辛辣諷刺,把劊子手們的殘暴本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可謂出語不凡,先聲奪人。接著剖析獸性和人性的本質區別,指明萬物之靈的人必然戰勝凶惡殘暴的猛獸。這一段話,不僅顯示了邏輯推理的力量,更展現了演講者在血的教訓中對反動當局的深刻認識和不共戴天的堅定立場。十

生動形象:演講效果最佳的技巧

1引用數據讓演講直觀生動

在演講中引用數據,是使演講更具事實說服力和更加具體形象的常用手段之一。鑒於聽眾對演講的聆聽具有轉瞬即過的特點,演講者應當力避枯燥數字的堆砌,而應善於把數字形象化、具體化,從而加深聽眾的直觀感受。具體技巧包括:一、將不易理解的、抽象的事物數量化,使聽眾便於理解;二、將需要提到的數據進行形象化的換算,使聽眾對於數據本身產生深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