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2講故事:讓演講更易被接受
演講中的講故事、舉事例是使演講形象生動、富於感染力的又一重要手段。為了取得良好效果,演講者要力求故事完整、通俗、真實、生動,同時還要注意故事的針對性。演講者應當注意:一、多使用生動的、與聽眾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語言;二、盡量講述自己所親曆的、熟悉的故事,做到有名有姓、完整真實;三、利用對話或細節描寫來增強故事的戲劇性與現場感;四、講故事應有的放矢,有較強的針對性。
(1)用生動的口語來講述故事是一種好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比較喜歡在閑談中使用口語講述故事。在演講時用生動通俗的口語講故事會使聽眾重溫生活中的這種美好體驗,使人保持輕鬆的心境和濃厚的興趣,從而更易於接受演講者所講述的事實和道理。
典型示範:有個寓言說:老鼠自感形象不佳,希望變得“偉大”。它來到山大王麵前,苦苦哀求給予幫助。山大王動心了。它令老鼠變為貓。可貓怕狗呀,又經哀求變為狗,不料,狗是怕狼的,這怎麼能體現“偉大”?於是又經請示變成狼,如此,老鼠一路請求,一路變下去,最後,它終於變成了動物群體中形象最為高大魁偉的象,可它萬萬沒有想到,象最懼怕的,從而在它的眼光中也視為最“偉大”的莫過於鼠了。於是,它最終的請求是:把自身複變為自己原來的樣子。
——(我就是自己)張華上麵的例子中,演講者講故事的用詞和語氣都是口語式的,有意避開了書麵化的語言和過於嚴肅的語氣。其效果是比較理想的。如此生動的故事自然很利於證明自己的觀點,並使聽眾易於接受。
(2)多說自己親身經曆和熟悉的事
演講者多講述自己親曆或熟悉的故事,其目的是為了增強故事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強化故事的感染力。因為親曆的故事由本人講起來更加真實完整,富有真情實感,而演講者隻有在比較熟悉所講故事的前提下才能夠把故事講得更好更生動。因此,演講者能夠從自己的經曆中,身邊的生活中或是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挖掘出能夠說明問題的事例,這樣是最好不過的。
典型示範:我記得熱天穿著破棉襖跑圓場,“體驗生活”,心裏熱得跟刀子攪一樣。冷的時候冷得心裏打戰,牙齒凍得“達達達”,先生說:你要笑!讓我笑,我笑不出來。“拍”一個嘴巴,就是那樣還是笑不上來(模仿苦笑)。又是一下子,“你笑!”打了第三個嘴巴,行,笑了(又模仿笑)。非打不行。那時候說“打戲”不是“打戲”,是“搭戲”,是要跟生活搭著,跟生活拉手。非打不行。這3個嘴巴,一打“嗯”(模仿動作),一打“嗯”(模仿動作)。不能說了,仿佛那太有點苦了。光打嘴巴不行,“拍”一棍子下來還要叫我樂。把我打活動了,還叫我不要動,要叫我樂,這一樂就把我樂得像個小鬼一樣的(臉孔做出表情),比哭還要難看。這個苦還不行,還要兩棒子,這凍得疼得牙齒打戰,穿了一隻鞋子,腳上穿著沒有襪底的襪子,在那裏站著,身上不打戰,牙齒不抖了,先生要打腦袋,後來一個老先生說:打腦袋不行,腦袋另有一個生活。身上行了,打身上;棍子不行,拿小藤把子打。,一打一條血。“拍達”3下子就是3條血。這行不行?行呀(有動作和表情)!當時馬上就樂了。可是這樂還是像哭,唉,對了(有動作和表情)。不打了。這叫做“一氣貫通”。大約我受的這個罪,小弟兄們都受過。這“一氣貫通”;在冰天雪地裏汗毛孔裏的汗就跟黃豆一樣大的流出來,因為汗擠到裏麵去了。後來我唱戲就有這個好處,“多冷的天氣都受得住”,多大的委屈我在台上都能笑,我心裏難過也能笑。不能帶著聽眾跟我一起難過,這就是文學藝術啊!
——《舞台生活60年紀念會上的演講》蓋叫天這是著名表演藝術家蓋叫天在“舞台生活60年紀念會”上的演講。為了表達自己對漫長藝術生涯的感慨和執著如一的藝術追求,蓋叫天講述了自己小時候在戲班裏學藝時的艱苦經曆。由於是親身經曆,所以講述起來既真實又生動,飽含著真情實感,聽起來十分感人,令聽眾不由得對蓋老的藝術獻身精神產生由衷的敬意。
(3)說名道姓,增強故事的真實性
講好故事的前提是首先要把故事講真實。演講者講故事的本領再高,如果故事本身的真實性令人懷疑,則仍然會大大削弱故事的論證效果與說服力量。因此,演講者應盡量使用真人真事,並把故事人物的姓名公布給聽眾,用以強化故事的真實感。
典型示範之一:有兩個青年在農村期間相愛了。在整個戀愛過程中是男的主動接近女的。沒多久男的回北京考上了一個學院的化學係,女青年後來也進丁一個集體所有製工廠。男的剛考上大學,就來找女青年說:“小王,我考上大學了。再過幾年一畢業可就是工程師,成了高級知識分子了。你呢,不過是個普通工人,到那時我們能有共同的語言嗎?你看咱們的關係該怎麼辦?”要是一般女青年,準得說:那咱商量商量,你說該怎麼辦?可是這個小王很倔強,二話沒說,掉頭就走,一路上沒有眼淚,似乎也沒有悲傷。到家以後,正巧她中學最要好的同學小田在,她就把剛才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然後兩人抱頭大哭。哭完,小王說:“剛才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讓它成為過去吧。我把愛和恨都埋在心底。”小王在以後一年裏沒有哭過一聲,在一般情況下沒有笑過一次,見了一般人沒有必要時也不再說話了。四周的人們都以為她瘋了,受的刺激太大了。結果怎麼樣呢?小王本著原來初中文化水平的基礎,經過一年發奮努力,終於考上了北京某個赫赫有名的大學的化學係。她說:“我雖失去了愛情,但我贏得了事業。對待失戀,對待坎坷,我們采取的不應是輕生、自殺,應該是有誌氣,並且要有發奮向上的精神。因為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因為偉大的事業抑製著這軟弱的感情。以後即使我心中有了愛,我仍得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幹擾丁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標。”這段話體現著多麼深邃的哲理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