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潛心鑽研,兵法精義

吳楚之間的天門之戰發生在吳王僚即位的第二年。吳國的統帥是吳工僚的堂兄公子光,楚軍的司令官是楚國公族子瑕。

公子光用軍船多艘滿載士兵溯長江而上,到達天門山附近,楚軍也舳艫相接順流而下。雙方艦隊互相發現敵蹤之後,不約而同地停止了前進。雙方艦隊的每一隻船上都懸掛著無數旗幟,互相炫耀軍容,但都按兵不動。

楚軍司令官子瑕正在占卜戰爭的吉凶。當時習俗,凡有大事都要事先占卜,才能作出決定。子瑕占卜的結果是凶卦,因此他變得很消極,通令全軍加強防守,決不可輕舉妄動。

楚軍中的司馬子魚善於運用形勢而且作戰勇猛,他匆匆來到子瑕的軍艦上,提出意見說:“我們處在上遊,隻要順著水勢攻下去,必能擊潰吳軍,這樣天大的好機會怎能錯過?請問將軍到底是用什麼方法占卜的?”

子瑕告訴他,用的是筮草。

那個時候,占卜的方法除用筮草外,還有用龜甲燒灼後根據出現的裂紋來判斷吉凶的,稱之為龜卜。還有用鹿的肩胛骨的,稱之為鹿卜。

司馬子魚對子瑕說:“應該用龜卜來決定吉凶,而且按慣例應該由軍中司馬來主持其事。”

子瑕同意了他的意見。

司馬子魚恭恭敬敬地跪下來,向上天禱告說:“戰爭一開始,我準備率軍打先鋒衝入敵軍艦隊,打它個措手不及,待敵方陣腳已亂之時,我軍大隊人馬衝殺過去,這樣是不是可以獲得大勝,請上天給予明示。”

祈禱完畢,便動手燒龜甲,司馬子魚得了一個“吉兆”。

司馬子魚慷慨與子瑕辭別,率領自己手下的船隻順江而下,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參戰的,在最壯烈的戰鬥中,終於以身殉職,同時楚國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突然的打擊下,吳軍倉促應戰,加之地形不利,很快便潰不成軍了,連吳國傳代的寶船“餘皇”也被楚軍擄去。

孫武對吳楚兩國這次戰爭曾詳加考察,除了士氣、時機、地利各方麵得失外,他感興趣的一點是,戰爭開始前,楚軍將領們利用筮草和龜甲來預卜吉凶這件事。

用占卜的方法來預測戰爭的勝負,引起了孫武深深的思索。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從史籍的記述和人們所流傳的戰爭實例來看,每次占卜的結果似乎都很靈驗,甚至準確無比。這是真的嗎?如果勝負之數事前已經決定,人們隻要按著命運的安排盲目地走下去就是了,其他一切人為的努力不都是“可憐無補費精神”嗎?不,不可能完全是這樣。過去留傳下來的占卜實例,是否隻記下了猜中的部分,至於沒有猜中的例子根本未作記載,日久天長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消除了呢?吳楚天門之戰,開戰前主帥子瑕的占卜預示著失敗,司馬子魚的占卜卻預示著勝利。事實上,勝利的取得是依靠子魚對敵我雙方利弊的正確分析和他勇猛頑強的戰鬥精神贏得的。

孫武的困惑和思索,使他的軍事思想趨於成熟。他寫下了自己的結論:“戰爭前所作的占卜,並不是什麼命運的預告,隻不過是好兆頭和勝利在望的宣告發生了鼓舞作用,促使士兵加倍賣力,才導致了真正的勝利。當然,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從這一點來說,確實有所謂的命運存在。例如與天有關的,四季的變化、晴雨、晝夜、寒暑、時機的適當與不適當等所謂‘天時’因素。與地有關的,遠近、險易、廣狹、死地、生地等所謂‘地利’因素。這些事物雖然無法以人力來加以改變,但是,要避開不利的因素或者反過來加以利用,卻是可能的。戰術,應該是人利用人的力量來打敗敵人之術,而且這是可能辦到的。軍事研究的目標,也恰恰就在這一點。”

是的,戰爭的勝負關鍵在於人。同時,戰爭也決不是孤立的,戰前的種種政治因素起著巨大的作用。孫武經過深深地思索,得到了深刻的認識:“百戰百勝,並不能算是最好的戰術。不戰而使敵人屈服,才是至高無上的戰術。為了達到這種最高境界,平常的工作才是最要緊的。應該實施開明的政治,使人們安居樂業,心悅誠服;賞罰要嚴正分明,使官吏既畏懼又仰慕,國家進步富強。在國際上,對外國在保持禮節和嚴謹,在尊重其他國家的同時,自己也就得到了尊重。軍隊的訓練要力求嚴格,同時要給予愛心,使士兵養成守紀律、不犯不掠、勇於殺敵而怯於私鬥的美德。如果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必定不戰而使列國屈服。這樣的國家,要靠君主日常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這是問題的關鍵……”

這是孫武所獲得的結論,也是孫武軍事思想的精義所在。對於現代軍事理論來說,這隻能算作一種常識,但在當時卻是卓越而偉大的思想。孫武是中國曆史上摒棄了宿命論和宗教觀念而使戰術理論成為最具合理性和普遍性的開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