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執著追求(10)(3 / 3)

在戰場上,伊倫娜掌握了護士課程,並學會了操縱X光機。

源源不斷的傷員被抬下戰場,接受X光的檢查。看著這些血肉模糊、衣衫殘破的戰士,伊倫娜的心痛苦地顫栗著。

戰爭!令人詛咒的戰爭!

伊倫娜的憎惡是無法改變戰爭進程的,她惟一能做的就是檢查這些傷員,並盡量照顧他們好一些。

她也受到了傷害——大劑量的射線輻射傷害了她的身體,像她的母親一樣,這也是她去世的根本原因,雖然當時她一無所知。

由於她的貢獻,戰爭結束後,法國政府向她頒發了一枚勳章,對這位年輕的姑娘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榮譽。

1920年,巴黎鐳學研究所落成了,伊倫娜決心繼續父親的工作,並給母親做助手。

伊倫娜離不開實驗室,這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想象不出自己還能過另外一種生活。

伊倫娜實驗非常細心,每天,人們都會看到她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一聲不響地埋頭工作。

沒有任何事情能奪走伊倫娜對工作的興趣,她生性沉默寡言,不善待人接物,在實驗室,她甚至常忘了禮節性地向別人道一聲早安。

每個人都把她看做難以接近、冷若冰霜的人。

約裏奧則一下就注意到她了。

他沒有想到,這個體態端莊、目光堅定、頭發卷曲的年輕姑娘將來會成為自己的妻子。

伊倫娜不同於一般浮華的女人,在她的身上,約裏奧似乎看到了她父親皮埃爾·居裏的品質:樸實的作風,敏銳的頭腦,從容的態度……約裏奧發現,這位外表沉默的姑娘實際上是一位感情豐富而敏感的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同樣喜歡運動的兩個年輕人在森林的一次漫步中相遇了,他們開始了第一次長談。

每一朵含苞欲放的鮮花,每一隻輕靈嬉戲的鬆鼠,都能引發他們歡悅的情願:大自然真是太美了!

這次漫步是他們相愛的契機,他們驚異地發現:對方的誌趣和自己的竟那麼的一致。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結成了約裏奧和伊倫娜相愛的紐帶。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驚人的相似:30年前,皮埃爾和瑪麗在偶然的機會裏邂逅,共同的追求使他們成為伉儷;今天,他們的女兒伊倫娜又重演了這動人的一幕。

共同奮鬥

約裏奧和伊倫娜的婚禮在巴黎市政府舉行了。

儀式很簡單,參加者也隻有雙方的親戚和一些朋友。

一頓豐盛的午餐後,他們的婚禮就靜悄悄地結束了。

下午3點鍾,這對新人坐車回到了鐳學研究所,之後,便一頭又紮進了實驗室。

約裏奧開始顯示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已非昔日的“無名小卒”了,他和居裏夫人激烈地爭論某個問題,有時連伊倫娜也沒有機會插嘴。

約裏奧從這時起被人稱為約裏奧—居裏了,能成為居裏家的一員,他深感自豪。

像居裏夫婦一樣,約裏奧夫婦兩人總是形影相隨,在實驗室裏並肩工作。

他們為科學而愛科學,在他們的心目中,科學使人奮進,使人精神高尚。

他們從事的具體研究工作,就是居裏夫婦開創的放射性。

1928年,約裏奧夫婦發表了他們共同研究的第一個成果的論文。

論文闡述了鐳自發衰變產生的鐳-C和釙完全在空氣中吸收後放出的α射線所產生的離子數,測定了形成的離子偶數。

一位化學家半開玩笑地對約裏奧說:

“你現在才來研究放射性,未免太晚了。這些元素和衰變係列現在都已知道了,除了把它們的各種特性算到小數點三位或四位以外,沒什麼可做的了。”

但約裏奧不改變主意,他的直覺和倔強的性格注定他不會回頭的。

後來的事實證明:那位化學家的看法是錯誤的。

約裏奧—居裏夫婦很幸運:他們繼承了居裏夫人的釙,這是實驗必需的原料。他們選定了威爾遜的膨脹雲室觀測粒子通過氣體的徑跡,他們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是正確的。

他們的準備工作進行了3年,這3年他們沒有大的發現,一些妒忌約裏奧的人開始嘲笑他,約裏奧毫不介意,他的看法是:“沒有困難而取得的成績越多,實際取得的成績就越少。”

況且,他們馬上就有重大的突破,作出關鍵性的貢獻了。

在小小的實驗室裏,他們整天緊張地工作,經常幹到深夜。

伊倫娜懷孕後,減少了工作時間,但同時擔負起了照顧約裏奧的任務,因為每次她都是說破了嘴,約裏奧才極不情願地離開實驗室回去吃飯或睡覺。

1934年1月15日下午,約裏奧終於有了激動人心的發現。

他拿起話筒,按捺住劇烈跳動的心,給伊倫娜、瑪麗·居裏、朗之萬……都打了電話,請他們趕到自己的實驗室來。

不久,實驗室裏就擠滿了人。

大家都屏聲靜氣,看約裏奧演示他剛做過的實驗。

…… ……半個小時後,實驗做完了,每個人都確信無疑地明白了:約裏奧利用α粒子的轟擊,將非放射性元素鋁變成了放射性元素——人類製造了第一個人工放射性元素。

為了更好地了解約裏奧的發現,我們詳細地介紹一下他的這項成果。

當時,物理學家們一致認為:當一個粒子——α射線、質子或中子進入原子核時,原子核會發生轉變,放出和入射粒子不同的粒子,並留下了一個穩定的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