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學從商
當比爾快要中學畢業時,接到了來自一家大公司的業務邀請。這家公司看過比爾和保羅的獲取免費使用計算機而寫過的《問題報告》,想聘請比爾和保羅為程序員,任務是尋找解決計算機病毒的辦法,報酬是周薪168美元。比爾正處在中學的最後一個學期,可以不必天天來上課,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而保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為了這份他喜歡的差使,他不得不停學。兩人在該公司的駐地租了一套公寓,把做程序員的工作接了下來。
比爾中學畢業後如願以償地被哈佛大學錄取。一般的孩子,中學畢業後考取了大學,會利用進大學前的漫長假期痛痛快快地玩一玩。比爾也可以如此。可是,程序員的工作和計算機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他。他無暇考慮怎樣去玩,而是和保羅一起每天夜以繼日地工作,常常是渴了喝一罐可樂,餓了吃一張餡餅。他們在計算機前通宵達旦地幹。在這裏,兩個人的計算機技能和知識水平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種進步,使他們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希望。
開學的時間到了,比爾不得不暫時離開他喜歡的計算機軟件工作,到中學生們向往的哈佛大學去報到。少年比爾人進了哈佛大學,可是心卻仍然留在了計算機裏。好在哈佛大學有個計算機中心,這給比爾滿足自己的興趣和實現自己的向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場所。平時把主要精力用在計算機上,但在臨近考試時,他卻全力以赴、晝夜加班突擊背筆記和必考的內容。
就這樣,他保證了每門課程都能獲得及格成績。而在計算機方麵,他卻達到了沒有哪個同學能與之相比的程度。
為了與比爾及時聯係,保羅來到波士頓。他已經退學,專心在計算機行業尋找新的開發項目。
比爾·蓋茨一邊在哈佛大學讀書,一邊想著計算機領域的開發,而且主要的心思用在了計算機上。他幾次想退學去幹計算機開發的事業,可是,由於父母的反對和未找到合適的項目,他不得不繼續在哈佛上學。而他的好友保羅·艾倫則是一有計算機世界的新動向,就跑來告訴比爾。有一次,保羅在一份雜誌上見到了一台微型計算機照片,就拿著它來找比爾。比爾見說明文中寫到:“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計算機,可與商用型號的計算機相匹敵。”就高興地對保羅說:“看來計算機像電視機一樣普及的時代就要到來了。”兩個人興奮不已。他們在朦朧中看到了自己的事業和夢想。因為,比爾和他的朋友保羅擅長的是計算機程序。如果計算機得不到普及,那麼,對程序的需求也就不會興旺。相反,當計算機普及的浪潮到來時,人們對計算機各種程序的需求就會自然地成為一種必然,這樣,比爾和保羅就有了用武之地。這兩個天才少年用他們自發的興趣和天才的頭腦,預見到了一個龐大的新興科技領域的出現,並為之準備了優秀的頭腦。
在興奮之後,比爾和保羅意識到,該是動手幹實事的時候了。他們決定,為新誕生的微型計算機編製語言,即係統軟件。他們早已懂得,真正的計算機用戶,在得到計算機之後,所使用的主要是計算機現成的程序,如果沒有便於應用的程序,計算機本身就如同一台高級廢物。他們說幹就幹。比爾當即就給生產第一台微型計算機的微型儀器遙測係統公司打電話,要求為這台新型微型機編製使用程序。該公司的創辦人已經接到了好幾個這樣的電話,所以,對比爾說道,如果你真的做成了,就應該拿來試試。比爾和保羅抓住這個非常渺茫的機會,立即進了哈佛大學的計算機中心。兩個孩子晝夜奮戰,一刻不停地幹起來。經過連續8個星期的奮戰,他們為微型計算機設計了一個取名為“登上月球”的遊戲程序。在實驗後,他們認為可以讓這個程序工作了,於是,就由保羅帶著這個剛剛誕生的程序,乘飛機到新墨西哥州的微型機誕生公司去試用了,而比爾則留在學校等待保羅的消息。他的心情是緊張和不安的。與比爾懷著同樣心情的保羅,抑製住緊張的情緒,按照設計步驟在實驗室裏操作著。結果是,第一次實驗就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