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科學悲劇(1)(3 / 3)

然而,在泰勒斯之後1 000年,古希臘數學的發展卻悲劇性地終結了,其標誌之一就是本故事的主人公——希帕蒂婭的慘死。

約370年,希帕蒂婭出生於今屬埃及、當時被羅馬帝國占領的港口城市亞曆山大裏亞。其父塞翁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數學家,當過研究院(相當於現代的大學)院長。她家二樓的窗戶正對著博學園,這個博學園是托勒密王朝政府於290年出資興建的,毗鄰研究院,名叫“繆塞昂”——原意指祭祀智慧女神繆斯的寺廟,後來這個詞演化成英語中的“博物館”。雖然繆塞昂與現代意義下的博物館相去甚遠,但裏麵的實驗室、圖書館、藝術大廳、植物園、動物園……卻造就出它濃厚的科學、文化氛圍。歐幾裏得、阿基米德等大數學家都曾在這裏研究、教學。雖然在公元前47年,當時的羅馬大將、後來的羅馬皇帝蓋厄斯·儒略·愷撒(公元前100~前44),在追殺政敵龐培至埃及後,於公元前48年派兵焚燒亞曆山大裏亞港口的埃及艦隊時,大火曾延及城內燒毀了繆塞昂圖書館內的無數圖書,其後公元前30年他的繼承人蓋厄斯·屋大維(公元前63~公元14)即奧古斯都·愷撒,又公開占領了亞曆山大裏亞,使博學園失去了昔日的風采。但此地仍是當時各國文化交流的中心,也為希帕蒂婭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她從小在這裏由父親指導得到很好的數學、天文學等方麵的教育。

約20歲時,希帕蒂婭曾乘船渡過地中海到雅典求學。她在那裏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慕名向她請教數學和討論哲理者不計其數,因為她在來此之前就已讀完了幾乎所有大數學家的著作,並協助父親完成了對《幾何原本》的評注和修訂,已成為當時數學相對落後的雅典學者們心目中的大數學家了。在雅典,她在普魯克當校長的學院學習曆史和哲學,並繼續研究數學。

她的美貌和學識贏得“芳心”無數,不少英俊青年和貴族子弟都向她求愛提親,曾攪擾了她的學習和研究,於是她決心將求愛者一概拒之門外:“我隻願嫁給一個人——他的名字叫真理。”

回到亞曆山大裏亞後,該城行政長官奧瑞茨請她在博學園教數學和哲學。由於她學識淵博、教學循循善誘、擅長推理雄辯,所以被譽為“聖人”。據說信封上寫著寄給“藝神”或“哲學家”的信,都會毫無疑問地送到她家。

希帕蒂婭一邊教學一邊研究,曾為刁番都(約246~330)的《代數學》、阿波羅尼的《圓錐曲線論》作為注釋,另外還寫過不少論著,但可惜都已散失。隻是在15世紀時才在梵蒂岡圖書館發現過她的《關於刁番都的天文學準則》的部分原稿。所以她被稱為數學史上第一位也是古希臘最偉大的女數學家。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卓越的女數學家,卻慘死在烈火之中。這就怪了,怎麼一位與世無爭、一生獻身科學的女數學家會遭此厄運呢?

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的版圖沿地中海橫跨歐亞非大陸,亞曆山大裏亞也落入羅馬貴族之手。蓋厄斯·屋大維為了加強在這裏的統治,便利用古羅馬帝國的國教——基督教作為維持其統治的工具。在統治者的扶持和推崇下,基督教在這裏已由窮人的宗教變成有財有勢、在各階層中都有代表的宗教。羅馬教皇君士坦丁(306~337)授予基督教會一係列特權。例如教士可以免服城市徭役,免交賦稅,那些信奉希臘宗教、或其他宗教的人都被斥為“異教徒”而受到歧視和迫害。希帕蒂婭是一位堅定的新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主義者,是亞曆山大裏亞城這一學派的領袖,她信奉希臘宗教,又能言善辯,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望,這自然就成了基督教會的眼中釘、肉中刺。412年,野心家西瑞爾(376~444)當上了亞曆山大裏亞基督教的主教,於是他開始在埃及係統地推進反對“異教”和“邪說”的計劃,企圖用他的宗教特權確立在該城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就引起他和該城行政長官奧瑞茨之間的矛盾。而奧瑞茨和希帕蒂婭交情甚厚,兩人經常討論各種事務,這就使西瑞爾對希帕蒂婭更加嫉恨。於是迫害希帕蒂婭的陰謀開始了。

約415年,該城基督教徒中傳開了一則謠言,說希帕蒂婭是調解奧瑞茨和西瑞爾之間矛盾的惟一絆腳石,應盡快搬開。顯然這是在作除掉希帕蒂婭的輿論準備了。希帕蒂婭雖然已經預感到這是她的不祥之兆,但她仍然沒有退縮,她堅信正義會戰勝邪惡,便繼續她的各種活動,包括去研究院授課和進行數學研究。這一年3月的四旬齋節到了,虔誠的基督教徒正向上帝祈禱,要求寬恕罪人。而一群暴徒卻奉西瑞爾之命攔截了希帕蒂婭乘坐的馬車,把她拖下車來,拉進教堂,拔去她的頭發,撕去她的衣裳,砍去她的手腳,將她投入火中。年僅約45歲的希帕蒂婭就這樣慘死在“虔誠的”、“要求寬恕罪人”的基督教徒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