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心態之七樂觀豁達(3)(3 / 3)

你是不是心中還懷著一股怒氣呢?要知道這樣受傷害最大的是自己,何不看開點,放自己一馬呢?別忘了,莎士比亞曾告誡我們:“使心地清淨,是青年人最大的誡命。”

快樂是自己的事情,隻要願意,我們可以隨時調換手中的遙控器,將心靈的視窗調整到快樂頻道。

8.學會營造快樂

每一個成大事者在情緒低落的時候,能激發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從而達到快樂。因此,快樂需要正確的心態才能實現。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總會遇到一些不稱心的人,不如意的事,此時,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麵對這一切呢?此時,如果你有快樂而又自信的心態,那麼,結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看一看這個故事吧:

喬治夫人在美國一家銀行負責公共關係,辦公桌就放置在銀行大門內進口處的右邊。每天,她總是麵帶微笑,不厭其煩地解答顧客遇到的各種問題,在她的辦公桌上,有一篇用鏡框鑲起來的題為《一個微笑》的箴言:

“一個微笑不費分文,但給予甚多,它使獲得者富有,但並不使給予者變窮。一個微笑隻是瞬間,但有時對它的記憶卻是永遠。世上沒有一個人富有和強悍得不需要微笑,世上也沒有一個人貧窮得連微笑都沒有。一個微笑為家庭帶來愉悅,在同事中滋生善意。它嫣然地為友誼傳遞信息,為疲倦者帶來休息,為沮喪者帶來振奮,為悲哀者帶來陽光,它是大自然中去除煩惱的靈丹妙藥。然而,它卻買不到,求不得,借不了,偷不去。因為在被贈予之前,它對任何人都毫無價值可言。有人已疲憊得無法給你一個微笑,請你將微笑贈予他們吧,因為沒有一個人比無法給予別人微笑的人更需要一個微笑了。”

一位因得到她的指導而受益的職員說:“我學會了微笑的技巧,這改變了我的人生,我現在不但自己快樂,也給別人帶來了快樂,我感到我正一步步邁向成功。”

心理學家指出:“如果你要改變自己,重塑迷人的魅力,就應該從兩方麵著手,一是心態、二是行為動作。”

心態,就是你對待事物的心理態度,這因人而異,有的樂觀向上,有的消極悲觀,你的改變就是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拋棄消極悲觀的心態。

這個故事很好,它告訴我們:人生充滿了選擇,而生活的態度就是一切。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人生,生活就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你。你消極,生活就會暗淡;你積極向上,生活就會給你許多快樂,你就能擺脫困境。

怎樣才能使自己變成一個真正快樂的人,真是一門高深複雜的學問。單單叫你快樂,叫你微笑,以及大笑是沒有用的。假使你是一個很不幸的人,假使你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你對人類的善良和美好失去信心,你就會覺得自己很委靡、卑微、無聊而又墮落。你可能笑,然而你笑出來的不是快樂,至少你的笑不能使人快樂。

隻有正確地對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克服以上提到的困難,從而快樂地生活。

要擁有正確的心態,還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給自己些壓力,以求發展。譬如說,有不少外地來的大學生很想留在北京深造、發展,然而社會現實是對外地的學生采用“指標”方法進行“適度控製”,對社會管理者來說,這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無奈選擇。

然而對外地學生來說,直接留京不行,難道就不能采取考碩士生、博士生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宿願”嗎?這就逼迫外地留京者將學問做得好好的、紮紮實實的。如果真這樣,“壞事”就變成了“好事”,自己對自己的將來就會很有信心,也就在奮鬥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快樂。

正如一個傳說,有一天,上帝和天使們在一起商量怎樣藏起人類的幸福快樂。

一位天使說:“把它藏在高山上,這樣人類肯定很難發現,非得付出很多努力不可。”

上帝聽了搖搖頭,認為這個主意不好。

另一位天使說:“把它藏在大海深處,人類一定發現不了。”

上帝聽了還是搖搖頭。

又有一位天使說:“我看哪,還是把幸福快樂的秘密藏在人類心中比較好,因為人們總是向外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快樂,而從來沒有人會想到在自己身上挖掘幸福快樂的秘密。”

上帝對這個答案非常滿意。從此幸福快樂就藏在了每個人的心中。

正如這個傳說所說的一樣,人們盲目地去外麵尋找快樂,而忘記了自身隱藏的快樂源泉。每一個人都可以改變思想去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動,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一個人每天遇到的事物,都包含成功快樂的因素,取舍全由個人決定。生活本無什麼非常手段,如果一個人有了強大的“實力”,那麼他選擇和發展的機會就會大大地增加,生活也會少一份憂愁,多一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