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心態之八寬厚容人(3)(2 / 2)

因此,他經常抽空了解五金製品的市場行情。經過一番調查分析之後,他發現還沒有哪一家五金廠專門生產鐵鎖,不存在其它行業的競爭。

李嘉誠堅信:生產鐵鎖穩保紅火。

李嘉誠進一步指出,為了保證穩步領先,還應製定計劃,開發係列鐵鎖。否則,隻要一發現有利可圖,其它五金廠就會跟風而上,競爭會很激烈。隻有永遠先人一步推出新產品,才能穩操勝券。

這一次,五金廠老板對李嘉誠言聽計從,馬上根據李嘉誠的建議組織人員開發係列鐵鎖。一年後,危機重重的五金廠果然煥發了勃勃生機,盈利豐厚。

這雖然與整個行業的變化形勢有關,但李嘉誠的一番忠告可以說起到了關鍵作用。後來,五金廠老板再次見到李嘉誠後,欣喜地說:“阿誠,你在我廠子時,我就看出你是個不尋常的後生,你將來準會幹出大事業!”

李嘉誠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感激之心的人,他感恩的對象甚至包括他所雇傭的工人。

寬容可以在一個人的危難之時,給予幫助;它可以在一個企業困境前夕,給予援助由此可見,寬容是成大事者必備的良好心態之一。

7.寬容有度,讓人心服口服

生意場講究一個“禮尚往來”。親朋好友,必須時常走動,講究你來我往,才會越來越親,朋友才會越來越熟。朋友之間的這種交往會逐漸體現出一種信任來。當然,這也要靠朋友之間識大體,懂事理,才能講出一番信用來。

清朝紅頂官商胡雪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寬容有度的胸襟,為他在商場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有一段時間,胡雪岩與龐二合夥做絲業收購,兩人齊心協力,逼壓洋人,抬高國人絲價,為了這件事,胡雪岩費了大量心血,做得實在不容易。誰知到了後來臨近交貨時還出了一個亂子,那就是朱福年暗地搗鬼。

作為龐二檔手的朱福年,人送外號“豬八戒”,他自己野心勃勃,想借龐二的實力,在上海絲場上做江浙絲幫的首腦人物,因而對胡雪岩表麵上“看東家的麵子”不能不敷衍,暗地裏卻處心積慮,並想打倒胡雪岩。但是,他不敢明目張膽地跟胡雪岩對著幹,一切都在暗中操作。所幸,還是尤五最先發現問題,派人告訴古應春,古應春又來告訴當時身在蘇州的胡雪岩,聽得古應春細說原委,胡雪岩漸漸有了辦法,要治服朱福年。

其實很容易,隻須將龐二請出來,幾個人合夥給他演一出戲,慢慢揭穿他的把戲,朱福年就沒得混了。做得狠一點的話,讓他在整個上海都找不到飯碗。

在對待吃裏扒外的朱福年時,胡雪岩還是牢牢記住“饒人一條路,傷人一堵牆”的道理,因此,胡雪岩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是極為漂亮的。

朱福年做事不地道,不僅在胡雪岩與龐二聯手銷洋莊的事情上作梗,還拿了東家的銀子“做小貨”,他的東家龐二自然不能容忍。依龐二的想法,他是一定要徹底查清朱福年的問題,狠狠整治他一下,然後讓他滾蛋。但胡雪岩覺得不妥。胡雪岩說:“一發現這個人不對頭,就徹底清查之後請他走人,這是普通人的做法。最好是不下手則已,一下手就叫他心服口服。諸葛亮“火燒藤甲兵”不足為奇,要燒得他服帖,死心踏地替你出力,才算本事。”

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過關係,摸清了朱福年自開戶頭,將絲行的資金劃撥“做小貨”的底細,然後再到絲行看賬,在賬目上點出朱福年的漏洞。然而他也隻是點到為止,不點破朱福年“做小貨”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讓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經被抓到了“把柄”,但又莫明實情。同時,他還給出時間,讓朱福年檢點賬目,彌補過失,等於有意放他一條生路。最後,則明確告訴朱福年,隻要盡力,他仍然會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