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心態之八寬厚容人(4)(1 / 2)

這一下,朱福年心驚不已,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卻不明白胡雪岩何以了如指掌,莫非他在恒記中埋伏了眼線?照此看來,此人莫測高深,真要步步小心才是,他的疑懼流露在臉上,胡雪岩就索性開誠布公地說出了一席話,這段話很有水平:“福年兄,你我相交的日子還淺,恐怕你還不知道我的為人,我的宗旨一向是有飯大家吃,不但吃得飽,還要吃得好。所以,我決不肯輕易敲碎人家的飯碗,不過做生意跟打仗一樣,總要齊心協力,人人肯拚命,才會成功,過去的都不用說了,以後看你自己,你隻要肯盡心盡力,不管心血花在明處還是暗處,我說句自負的話,我一定看得到,也一定不會抹殺你的功勞,在你們二少爺麵前幫你說話。或者,你若看得起我,將來願意跟我一起打天下,隻要你們二少爺肯放你,我歡迎之至。”

這番話,聽得朱福年激動不已:“胡先生,胡先生,你說到這樣的金玉良言,我朱某人再不肯盡心盡力,就不是人了。”他對胡雪岩是畢恭畢敬,顯然是對胡雪岩徹底服帖了。要知此人平日裏總是自視清高,加之東家龐二“強硬”,所以平日裏總在有意無意間流露“架子大”的味道。此刻一反常態,才是真正內心的表現。

凡事講個“信”,尤其是生意場上,人們在追求利潤時,往往有時會見利忘義,也就忘掉了所謂的“信”,立個憑證,交個現款,雙方有個擔待。於是,不管出現怎樣“狗咬狗”的事情,都可以有理說得通。而讓龐二也參股胡雪岩生意當中,也是出於一種講信用的考慮,互相都有股本在對方,雙方的命運連得更緊,利害關係唇齒相依,這樣,誰也懷疑不到對方那裏去,對外人講,會讓人覺得這樣有一種公平感。但實際上是替龐二解了圍。否則,人家問起來,為什麼入股龐二絲業?既使不明說,一打聽之下,知道龐二的檔手出了問題,這對龐二的名聲和生意都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饒人一條路,傷人一堵牆。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牆。以信為本,得鐃人處且饒人。胡雪岩的寬容大量收服了朱福年,也靠信義結交了龐二,成為互相依托的股東,這為胡雪岩以後闖入上海絲業又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所以說,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沒有寬容大度的胸懷是不可能的。

8.樂於忘記,不念舊惡

樂於忘記,著眼未來,把精力放在做大事上;不念舊惡,注重現在,把灑脫用於做人上。古人雲:“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別人對我們的幫助,千萬不可忘了,反之,別人倘若有愧於我們的地方,應該樂於忘記。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三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富翁決定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三個兒子中的一個。可是,到底要把財產留給哪一個兒子呢?富翁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三個兒子都花一年時間去遊曆世界,回來之後看誰能做到最高尚的事情,誰就是財產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三個兒子陸續回到家裏,富翁要三個人都講一講自己的經曆。

大兒子得意地說:“我在旅行到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落時,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裏了,我立即跳下馬,從河裏把他救了起來,並留給他一筆錢。”

二兒子自信地說:“我在遊曆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可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了他的家人。”

三兒子猶豫地說:“我沒有遇到兩個哥哥碰到的那種事,在我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錢袋,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我差點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隻要抬一抬腳就可以輕鬆地把他踢到懸崖下,我想了想,覺得不能這麼做,正打算走,又擔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就叫醒了他,然後繼續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了什麼有意義的經曆。”

富翁聽完三個兒子的話,點了點頭說:“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稱不上是高尚。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財產都是老三的了。”

樂於忘記是一種心理平衡。有一句名言叫做:“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這種人,輕則自我折磨,重則就可能產生瘋狂的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