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北京從前是一座有城牆、城門和護城河的城池;而故宮的四周,也圍著高10米的城牆,牆外還環繞著52米寬的河。可以說,故宮是北京城中的一座城。
這三個原因加起來,再把紫宮、禁宮、城中城三個名字合起來,不就是紫禁城嗎?這就是故宮被稱為紫禁城的由來了。
圓明園是如何被徹底毀壞的?
圓明園是清朝皇室修建的一座大型園林,它占地廣闊,內有湖泊、亭園、假山、宮殿、奇花異草,以及各式各樣的珍貴擺設、器皿、珠寶。圓明園建成後,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由此可見其奢華、宏偉、富麗的程度。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清政府倉皇離開皇宮,逃往河北。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者早已聞知圓明園是個聚寶盆,便攻入園中,進行了大肆的搶劫。他們將名貴寶物盡數裝上大車,運回了自己的國家。隨後,為了消滅犯罪痕跡,他們又放火燒園。大火燒了數天,園中許多建築被毀,但也有部分逃過火劫(jié),殘留下來。這就是人稱的“火劫”。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又進園搶劫了一番。這使圓明園遭到了進一步的毀壞。
侵略者走後,一些土匪、地痞、無賴也趁亂作案,把侵略者來不及搶去的值錢物搶掠一空。然後,他們又將建築木料、木橋的樁子鋸(jù)斷或用大繩拉倒,又把園內所有的樹木全部砍掉,拉到市場上賣錢。這被稱為“木劫”。
隨後,一些人又把主意打在了圓明園的石頭上。圓明園的石料,都是建園時,千百萬石匠從遙遠的山中采來後,又精心雕琢成各種花紋、圖案的。非常美觀、有價值。搶劫石頭的人將能用的石頭、石條、石磚全部拉走,然後要麼賣掉,要麼蓋房屋、壘院牆和豬圈。這就是人稱的“石劫”。
此時,圓明園還剩什麼值錢的東西呢那就是土。許多人開始在圓明園從前的宮殿遺址上建民宅,且平山、填湖,在上麵種起了麥子、水稻。這就是人稱的“土劫”。
經曆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大劫難,世界名園圓明園終於被徹底毀壞了。
新中國成立,盡管政府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使圓明園成了公園,但是當我們想起圓明園曾有的輝煌,不能不備感惋(wǎn)惜?
敦煌藏經洞何時封閉的?
敦煌學的興起,與敦煌藏經洞的發現大有關係。事情的緣起是由於敦煌的一位王道士雇用了一個姓楊的人抄寫經文,在第十六窟的甬道抄寫時,偶然發現牆上有個很深的裂縫,用手敲擊牆壁,感覺很空,就將此事告訴了王道士。半夜,二人就打開了這堵空牆,發現裏麵還有一層門,門內還有一個小窟。在小窟裏,發現了大量古代寫經等珍貴文物。消息傳出,激起廣大學者的極大興趣,敦煌學因而興起,而藏經洞是何時封閉的,也成了大家探討的一個重要謎案。
藏經洞是何時封閉的,沒有可信的文字記載,因此大家提出的,也都是推論性的意見。
一種說法是根據經卷的起止年代推算的,認為宋初西夏於景佑二年攻取瓜、沙、肅等州,戰爭使當時的寺僧星散,盛景消失,藏經洞的一萬多米卷六朝至宋初的經書,就是這時集中在一處收藏起來的。
關於藏書洞的封閉年代,流行的說法以法國人伯希和意見為代表。伯希和曾盜取藏經洞內的大量經卷,並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他認為,藏經洞中遺書題記最晚的紀年是宋太平興國(976—983年)和至道(995—997年),全窟書中無一卷西夏文卷,因此藏經洞的封閉時間當在西夏占有敦(dūn)煌之前,即1035年前。但這種說法也遇到了疑問,因為1037年以後才創西夏文字,西夏未創文字之前主要用漢文和藏文,還不能以有無西夏文來判斷封洞時間。而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藏經洞的具體封閉時間,還在積極考證中。
為什麼敦煌壁畫具有極高價值?
敦煌莫高窟位於我國甘肅省西部敦煌縣城東南10多公裏的鳴沙山。雖然地處荒涼偏僻的沙海之中,卻全世界聞名。這是因為莫高窟中保存有大量的壁畫、彩塑和各種經卷,全麵地展現了我國古代宗教美術的發展脈絡,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曆史價值,是我們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