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45千米處的麥積山上。麥積山石窟始鑿於公元400年左右,共開鑿了1500年左右。至今石窟中仍保留著大量的石雕像、泥塑像、壁畫,有巨大的藝術價值。
雲崗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一座山的懸崖上。公元460年,一個名叫曇(tán)曜(yào)的和尚,奉當時皇帝的命令,率領數千工匠,開始了這一工程。目前,石窟中有大小塑像5萬多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雕塑館”。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它始鑿於公元500年左右,今天石窟中還保存著9.7萬多尊大小塑像。是世界矚目的宏偉創造。
也許你會問,古代的人們為什麼要修建這些石窟呢?
原來,由於當時水災、旱災等天災不斷,而且國家也經常發生戰爭、瘟(wēn)疫(yì),所以人們的生活很艱難。人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現實的痛苦,隻好從宗教當中來尋求安慰。而皇帝、大臣等統治者,也就勵人們去求神拜佛。於是,統治者就派人修建了這些石窟。四大石窟不僅是中國古代工匠們心血和汗水的結晶,而且是我國古老、燦爛文化的體現。它們都是我國豐富而寶貴的古代藝術遺產。
峨眉為何“天下秀”?
公元一世紀,在四川省峨嵋山景色秀麗的山巔上,落成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隨著四周其它寺廟的建立,該地成為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許多世紀以來,文化財富大量積澱,最著名的要屬樂山大佛了,它是8世紀時人們在一座山岩上雕鑿出來的,仿佛俯瞰(kàn)著三江交彙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稱世界之最。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是我國著名的仙山佛國旅遊勝地,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峨眉山處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最高峰海拔3099米,高出五嶽。風景區麵積154平方千米。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地質構造,形成了峨眉山海拔高、麵積大、景點層次豐富、植物繁茂的特色。景區內有高等植物3200多種,野生動物2300種,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
佛教傳入峨眉山已有2000年曆史,峨眉山與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為普賢道場。現在全山有寺廟近30座,僧人200餘人,較好弘揚了佛教文化傳統。樂山大佛景區位於樂山市區東南的淩雲山,大佛座落在棲鸞峰,依山開鑿而成。始建於唐代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經三代人曆時90年,於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竣工。佛像通高71米,坐身高59.96米,麵臨三江激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彙流山下),背負九峰凝翠,神情莊嚴肅穆,氣勢恢(huī)宏,充分體現了中國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
東方的“維納斯”在哪裏?
我國四川盆地東南的大足縣,物產豐富,風光秀麗。境內摩崖造像分布於四十餘處,人們總稱為大足石窟。大足石刻創建於唐朝末期,經五代而盛於兩宋,屬於晚期石窟藝術之作。它以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技藝精湛,規模宏大而著稱,堪與我國的雲崗、龍門石窟相媲美。
大足石刻重在寫實,想象豐富,具有獨創性。大足石窟的精華,以北山、寶頂山兩處最為集中,保存完好。北山石刻多為供養窟,集唐、宋的作品於一處,從中可以看到時代風格的異同。寶頂山石刻全部建成於宋代,它是經過整體布局,精心設計的大型群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