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偉大的創造(6)(2 / 3)

比薩斜塔和埃菲爾鐵塔的由來?

比薩斜塔是意大利名勝,它是古羅馬的鍾樓塔,位於意大利中部的比薩城內。比薩斜塔以塔身傾斜而名聲大噪,但是即便不傾斜,

它也該算是一個奇景。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整座塔共分8層,高54.5米;最底層有石柱15根,以上6層每層都有30根,最頂層是12根;塔內有300級樓梯,由底層直達樓頂,可以眺望幾千米外的海麵。

比薩斜塔建造於1174年,因為是建在沙質土地上,地基又沒打牢,所以第三層建成以後,發現已經傾斜,無法補救,隻好停建。

94年以後,建造者繼續興建,並采取一些辦法抑製傾斜,但於事無補,隻好按計劃於1350年完工,這時塔已經傾斜了兩米多。從那時到現在640年過去了,奇怪的是它竟然沒有倒塌,現在它正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傾斜,將來有一天它可能會倒塌,目前科學家正積極設法拯救它。

埃菲爾鐵塔是巴黎名勝,它矗立在穿城而過的賽納河畔。

這座被稱為打破常規典範的鐵塔,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它高320.75米,重9000噸,共用梁柱18080根,鉚釘和螺(luó)栓1050846個;上、中、下三層望台,1710級階梯。今天乘電梯或者拾級而上,就可以把巴黎城盡收眼底了。鐵塔建成時有許多人認為它破壞了巴黎的城市天際線而表示反對,但現在埃菲爾鐵塔的宏偉形象已經成為巴黎的象征。

埃菲爾鐵塔從建成揭幕以來,已接待了來自全世界數以百萬記的參觀者。

水下繪畫是何人所為?

1991年9月,在尋找法國南部海岸卡西斯小海灣附近遇難的3名業餘潛水員的過程中,當地潛水學校校長亨利·科斯凱和考古學家讓·庫坦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水下隧(suì)道。他們倆先小心翼翼地遊過一條37米長僅1米寬的管道。然後,他們又穿過一條150米長、直徑2米的隧道,接著擠進一個窄洞,最後才進入一個4米高的石屋。

借助自帶燈的燈光,他們看到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石屋四壁有石器時代的雕刻,有同時期人們所繪的各種馬。這些馬有的僅能看到露出水麵的頭部和背部,而浸在水中的則已被毀壞。在另外一個洞中,洞內天花板上飾有色彩斑斕的鍾乳石。洞內四壁所繪動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據估計,岩洞內的繪畫大約形成於距今12萬到2萬年前。繪畫上的動物造型水平相當高,至於這些畫究竟是什麼人畫的,誰也無法知道確切的答案。

《阿甲克斯》為什麼會沉入海底?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意大利靠近地中海的萊奇·馬林納海濱浴(yù)場,一名嬉水者在潛入海底時,觸到了一尊銅像,當這尊銅像被打撈上岸後,人們驚奇地發現,這顯然是一件“舶來品”。經專家鑒定,這尊銅像是古希臘的作品,塑的人物是希臘英雄阿甲克斯,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塑成。

《阿甲克斯》在靠近意大利的海底沉睡了兩千四百多年,如今,這件藝術珍品重現於世,這可是非同尋常的發現。

《阿甲克斯》是怎樣沉入大海的呢?

曆史學指出,《阿甲克斯》肯定是在從希臘運往羅馬的途中,因船隻遇難而陷入大海的。但這件藝術珍品是由羅馬人搶掠來的,還是希臘人供奉出的就不得而知了。

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一世紀中葉,希臘就已經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那時候的希臘雕塑技術空前的發達,出現了菲狄亞斯、米隆等一大批雕塑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