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聽了師爺的話,不禁哂笑。華太師得到師爺的恭維,正在沾沾自喜,但看見華安哂笑,頓時勃然大怒道:“大膽奴才!你為何哂笑?難道你能對此聯?”
唐伯虎跪下稟道:“讓奴才試一試!”
他邊走邊觀花園裏的景致,目光在那兩旁的花叢中觀察。哦,有下聯了,他隨口說道:“梅花桂花玫瑰花……”但念到此就卡住了,華太師說:“對下去!”
唐伯虎張口結舌,汗流浹背,非常尷尬,快要被難住了,突然看見自己心愛的姑娘秋香和另一個名叫春香的丫頭站在華太師身旁,腦中靈光一現,於是他脫口而出:“春香秋香!”
華太師點頭讚道:“梅花桂花的諧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們開花季節,‘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對得好,對得好呀!華安,回去可領獎賞!”
華太師看著自己愚昧的兒子感歎道:“雞冠花未放!”華安瞟了逢迎拍馬的師爺一眼,諷刺答道:“狗尾草先生!”
從此,華太師就不敢小看華安了,從交談中,知他很有學問,但是總以為他真的是一個落泊的公子。華太師哪裏想到華安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為了秋香姑娘,賣身為奴,做出這樣的荒唐事。此後,華安就代替了師爺的地位,教導兩位公子讀書識字。由於得到唐伯虎的得力調教,華文、華武後來大有長進,也雙雙中了舉。華太師為了報答華安,允許他自選一個丫頭為妻,於是唐伯虎就選了早已相中的秋香,成為文壇的千古風流佳話。
宰相肚裏能撐船
古時候,有個年近古稀的老宰相,又娶了一個名叫彩玉的小媳婦。十八歲的彩玉,長得如花似玉。自從嫁給這位老宰相,雖說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她總是悶悶不樂,暗暗埋怨父母不該把她嫁給一個年邁的老頭子。
一天,彩玉獨自到後花園賞花散步,碰上了一個正在工作的年輕的小花匠。這位花工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兩人一見鍾情。從那日起,彩玉常常偷偷地到花園裏同花匠相會。有一回,彩玉對花匠說:“你我花園相會,畢竟不是長法。我有一計,可使咱倆天天相會,如同夫妻一般。”花匠問什麼妙計,彩玉就向花匠照實說出了自己的主意。
原來,老宰相恐怕誤了早朝,專門養了一隻“朝鳥”。這鳥天天五更頭就叫,老宰相聽到鳥叫,就起身上朝。彩玉讓小花匠四更就用竹竿捅“朝鳥”,讓它提前叫喚,等老頭子一走,他倆就可團聚了。
這天,老宰相聽到“朝鳥”的叫聲,連忙起身上朝。等來到宮殿外,剛好鼓打四更。他想,這鳥怎麼叫得不準了?於是就轉身回了家。他走到自家的房門外,聽到彩玉說:“以後早點來捅一下朝鳥。”停了一霎又說:“你這個小花匠真像一枝花。”小花匠說:“你活像粉團,卻配了一塊幹巴薑,多可惜呀。”宰相聽到這裏,氣得渾身發抖,但並沒有聲張,又上朝去了。
第二天正是一年中的中秋佳節,老宰相有意把彩玉和花匠叫來,一起在後花園牡丹亭中吃酒賞月。酒過三巡,月到中天,老宰相捋了捋胡子說:“今晚咱們賞月作詩,我先作,你倆也要接我的詩意作上幾句。”說完就高聲吟道:“中秋之夜月當空,朝鳥不叫竹竿捅,花枝落到粉團上,幹薑躲在門外聽。”
花匠一聽,自知露了餡,撲通跪在桌前,說:“八月中秋月兒圓,花匠知罪跪桌前,大人不把小人怪,宰相肚裏能撐船。”
彩玉見事情已經挑明,也連忙跪倒在地,說:“中秋良宵月偏西,十八妙齡伴古稀,相爺若肯抬貴手,粉團剛好配花枝。”
老宰相聽了哈哈大笑說:“老少匹配本不宜,意馬難拴我自知。花枝應偕粉團去,速離相府成夫妻。”
彩玉和小花匠聽了,連忙叩頭謝恩,攜手離府而去。
和尚戲乾隆
乾隆皇帝遊江南,其實並不是真心遊山玩水。他怕江南百姓造反,特意借個遊山玩水的名義,到江南來探聽消息,察看虛實。
那時,杭州南屏山淨慈寺有一個和尚,名叫詆毀。這和尚不講究誦經打坐,專喜歡議論天下大事。要講便講,要罵便罵,毫無顧忌。隻因他講得有理,罵得有趣,所以老百姓都喜歡親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