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南宋時,有宋氏兄弟兩人,頗有學問,但都不願為官,因而隱居江湖,靠打魚為生。當地有一個惡霸,名為趙大官人,他見宋嫂年輕貌美,便施陰謀害死了宋兄,想要霸占宋嫂。當宋兄死後,宋家叔嫂麵對從天而降的災禍,悲痛欲絕。為了替兄報仇,叔嫂一起到衙門喊冤告狀,哪知官府與惡勢力一個鼻孔出氣,告狀沒有成功,反而遭受了一頓毒打,被趕出了衙門。回家後,嫂嫂隻能讓小叔遠逃他鄉。叔嫂分手時,宋嫂特意用糖、醋、鯇魚燒製了一道菜,並對小叔說:“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出頭之日,勿忘今日辛酸。”

後來,宋弟外出,抗金衛國,立下赫赫戰功。回到杭州後,他懲辦了那一幫惡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間突然吃到了當年嫂嫂燒製的那道菜,經詢問才知嫂嫂隱姓埋名在這裏當廚工,叔嫂二人才終於團聚。於是,“叔嫂傳珍”這道美味,也同這個故事一起在民間流傳開來。

清人方恒泰的《西湖》一詩“小泊湖邊五柳居,當筵舉網得鮮魚。味酸最愛銀刀檜,河鯉河魴總不如”,道出了西湖醋魚的烹製與美味。西湖醋魚流傳至清代末年,以西湖樓外樓菜館所烹製的最負盛名,時至今日仍然如此。

珍珠翡翠湯

朱元璋起兵反元失敗後,逃進了深山密林中,連續幾天沒有吃上一頓飽飯、沒喝上一口水。

一天夜裏,他發現了一處光亮,悄悄爬過去才發現這深山密林裏有一戶人家。

他往屋裏一看,裏麵隻住著一對老夫妻,便壯著膽子走了進去,想討點兒吃的。

老婦人看朱元璋很可憐,就給他做了一碗湯。

朱元璋狼吞虎咽填飽了肚子,謝過老夫妻,便起身告辭。走到門口,他問老婦人:“這叫什麼湯?”老婦人心想,窮苦人家的湯有什麼名字,便用開玩笑的口氣回答說:“珍珠翡翠湯。”

後來,朱元璋打敗元軍,當了皇帝。

從此以後,他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可是,卻沒有食欲。

有一天,朱元璋上街閑逛,看見人們吃飯喝湯都很香甜,想起了當年在深山裏喝的“珍珠翡翠湯”。回宮後,他便叫廚子做這道湯。湯做好後,他嚐了一口,說口味不對。換一個廚子做,口味還是不對。後來,他讓下人向全國發出告示:誰能做“珍珠翡翠湯”,必有重賞。

老夫妻看見告示,知道當年討飯吃的人當上了皇帝。老婦人便辭別丈夫,進了京城。

這些日子以來,朱元璋每天都因為喝不到正宗口味的“珍珠翡翠湯”,大發脾氣。這一天,他正在訓斥太監,有人報告說:“聖上,有一位老婦人前來做珍珠翡翠湯。”朱元璋立刻轉怒為喜,連連說:“快請進來!快點兒做湯!”

老婦人燒開了水,放了些調料,又放了幾滴豬油和幾片青菜葉,讓太監端了上去。

朱元璋喝了一口湯,便吐了出來,大發雷霆:“大膽刁婦,竟敢戲弄朕。來人,把她帶來見我!”

老婦人被押進養心殿。不等朱元璋開口,她便說:“聖上在深山密林中吃的珍珠翡翠湯,就是小民做的。今天做的湯,與那次一模一樣,沒有欺騙皇上。”

朱元璋忙扶起老婦人說:“恩人請起。”並感歎道:“同是一個人所做,又是一樣的湯,為什麼味道不一樣呢?”

老婦人說:“當年饑不擇食,淡飯成佳肴。今日……”

朱元璋又感歎道:“聽了婆婆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涮羊肉

涮羊肉這道菜,幾乎人盡皆知。因為吃法簡便,味道又鮮美,所以深受大家的歡迎。

相傳,涮羊肉起源於元代。當年,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征,因為戰線拉得太長,所以部隊的補給經常供應不上。有一天,大隊人馬走得人困馬乏,饑腸轆轆,忽必烈的肚子也餓得咕咕叫。

可是在野外行軍,哪裏有多少東西可吃?正在為難時,他猛然想起家鄉有一道菜肴,叫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殺了幾隻羊,燒起火來準備燉羊肉。夥夫正在宰割羊肉時,探子突然飛奔進帳篷向忽必烈報告說敵軍已經逼近。饑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但由於軍情緊急,隻得一麵下令部隊開拔,一麵在嘴裏高喊:“羊肉!羊肉!”

夥夫知道統帥已經餓得不行了,而且性情暴躁,說不定等會兒會有許多人因為他吃不上羊肉而遭殃。他急中生智,飛快切下十多片薄羊肉,放在沸水裏攪拌了幾下,等到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上一點鹽,端給忽必烈吃。此時,忽必烈已經顧不上生熟和味道,端起來就吃。他覺得味道非常鮮美,一連吃了幾大碗,才抹抹嘴,翻身上馬,率軍迎敵。因為心情愉快,忽必烈勇氣倍增,很快就打贏了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