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站立不穩,“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沉沉入睡。不知睡了多久,他才漸漸醒來,這時感覺自己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他看見被綁在樹下的兩隻野豬已經醒來,正在掙紮,便走上前,一腳踏一隻,一下就將它們踩死了。杜康扛起兩隻野豬,飛奔下山,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嫘祖。

嫘祖覺得糧食藏在樹洞中化成了水,而且還是這麼美妙的味道,覺得不可思議,就親自隨同杜康來到樹下。嫘祖親自嚐過之後,覺得果真美妙,就建議杜康將此事稟報黃帝。杜康有些擔心地說:“上次糧食發了黴,我從大臣貶為了看守。這次,我擅自將糧食存入樹幹,卻又化成了水。我已屢次犯錯,黃帝一定不會饒恕我的!”

嫘祖說:“這一次,黃帝不但不會責罰,反而會獎賞你。第一,你將糧食貯放在樹幹中,是想尋找一個更安全的貯存地點;第二,你貯藏在樹幹中的糧食並不多;第三,你能造出這麼美妙的水,對民眾是一大貢獻。有了這三點,黃帝怎麼還會責罰你呢?”

杜康覺得螺祖說得很有道理,就從身上取下瓦罐,裝了滿滿一罐水去見黃帝。黃帝聽了杜康的稟報,親自嚐了嚐,果然回味美妙無窮。他馬上與大臣們商議,大家一致認為這種水是糧食精華的釋放。對這種水觀察了很長一段日子之後,黃帝確信飲用它非常安全,就讓倉頡為這種醇香的水起個名字。倉頡當即為這種水創造了一個美名——“酒”。

後來,黃帝恢複了杜康的大臣之職,讓他專職負責釀酒。酒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並成為中國文化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淮南王做豆腐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稱。關於它的產生,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

據說,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被封為淮南王後,便潛心煉製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煉丹數年,始終沒有成功,這令他非常煩悶。一天,他決定離開煉丹房,外出散散心。忽然,他看見從對麵山上走來幾位鶴發童顏的老人,他們個個精神矍鑠,健步如飛。劉安非常驚奇,以為自己看見了神仙,便催馬向前,向幾位老人央求長生不老之藥。老人們聽了後,一個個哈哈大笑起來:“哈哈,我們的長生不老之藥,就是將大豆磨碎,再用火煮製成豆漿。”

劉安謝過老人,趕緊回到家中,讓夫人如法炮製。

劉夫人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活,不知道磨多少豆子才合適,她磨好豆子後,便統統放進鍋裏煮起來。不一會兒,豆漿燒開了。由於她磨的豆子太多,溢得到處都是。劉夫人一時慌了手腳,四處找器皿盛豆漿。她看到有個鹹菜缸子空著,便把豆漿通通倒了進去。

滾燙的豆漿在缸子裏冒著熱氣,劉夫人不敢伸手去舀,她想:反正豆漿這麼燙,即使給夫君端去,他也沒法喝。還不如先等豆漿涼下來,待會兒再給夫君送去。

過了一會兒,劉夫人估計豆漿已經涼下來了,便端著碗去舀。走近鹹菜缸一看,原先的濃豆漿,此刻已經結成了白花花的膏狀物。她頓時傻眼了:“這可怎麼辦呀?這可是夫君討得的長生不老之藥啊!”由於擔心夫君會責備,劉夫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無可奈何之下,她幹脆舀了一碗來嚐。剛嚐了一口,她便轉憂為喜:“這種東西吃起來如此鮮美,夫君一定不會生氣的,頂多讓我重新煮一鍋豆漿就是了。”

劉安看到夫人給自己端了這麼一碗東西來,有些不高興地問:“你怎麼弄的?這就是豆漿嗎?你這是‘逗夫’啊!”劉夫人趕緊說道:“豆漿還在煮著,這是我新研製的食品,你先嚐嚐味道如何。”於是,劉安就嚐了一小口,果真味道鮮美,他不但沒有責備夫人,反而對夫人大加讚賞,還向夫人請教:“這東西叫什麼名字?你是怎麼做出來的?”

劉夫人答道:“你懷疑我‘逗夫’,那我們就叫它‘豆腐’吧。它的製作工藝太簡單不過了,隻需將豆漿倒進鹹菜缸子,等它冷卻之後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