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麻姑的父親麻秋從了軍,因為作戰勇敢,立了大功,皇帝封了他一個大官,並要他負責修建皇宮。麻秋為了能早日修好宮殿,於是拚命地奴役百姓,讓他們沒日沒夜地幹活。麻秋還規定隻有當清晨雞叫了時,才能有片刻的停歇。麻姑非常同情這些老百姓,於是到了晚間的時候,就躲在雞窩旁邊學雞叫。可這件事很快就被麻秋發現了,他十分惱怒,拿起木棍就要狠狠地痛打她。

於是,麻姑連夜逃到山上去了。麻秋怒上加怒,決心燒山,要把女兒燒死。正巧,王母娘娘經過此地,她聽說了麻姑做的那些好事,看她受到如此的災難,當下就把麻姑救了出來,並收她為弟子。

到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的誕辰,天間舉行蟠桃大會,麻姑也應邀一同參加。麻姑獻上自己在絳珠河畔用靈芝釀造的壽酒,一打開壇蓋,香氣四溢。各路神仙都誇獎麻姑心靈手巧,讚王母娘娘有口福。王母娘娘也很欣喜,讚揚了麻姑一番,還特地封她為“女壽仙”。望帝啼鵑

在遠古,蜀國的第一代國君名叫蠶叢,第二代國君名叫柏灌,第三代國君名叫魚鳧。他們的壽命都很長,每一代都統治了幾百年。最後,他們都上了天,成了不死的神。以後的國君也大多效仿他們成為了神仙。可是當時的四川盆地是一個近乎全封閉的圍嶂。川內有岷江、涪江等大河,川西雪山過來的大水無處排泄,於是盆地內經常洪水橫流,巴蜀人民終年掙紮在避水逃難中。

忽然有一天,從天降下一名男子,落在今天郫縣城西的天隳山上。這名男子名叫杜宇。杜宇領導屬下不畏艱難險阻、辛勤耕作,終於讓蜀國走出了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過上了文明的生活,他也因此深受百姓愛戴。百姓見他如此能幹、賢明,都尊稱他為望帝,並以郫這個地方作為國都。

杜宇當國的時候,很關心人民的生活。他教導人民種植莊稼,時常叮嚀大家要抓緊天時和季節,不要耽誤了田裏的生產。

當時,蜀國常鬧水災,望帝雖擔心百姓遭災,卻又一時想不出根治水患的好辦法。後來,從下遊的湖北地區,來了一個叫鱉靈的人。他胸懷大誌,膽識過人,才略出眾。望帝杜宇見他談吐不凡,頗有一番驚世壯誌,認定他是個人才,於是任命他為宰相。

鱉靈擔任蜀相之後,主持政務,興利除弊,發展生產。在他的輔助下,百姓更加富足,人們安居樂業。

可是水患仍然是蜀國的一大災難。又一年,發了大洪水,望帝派鱉靈去治水。鱉靈經過仔細觀察,決定把巫山的峽道開鑿清理,讓川內的河流得以順峽穀而出,不再四處泛濫。於是他率領百姓,在巫山一帶開鑿石壁。經過數年千辛萬苦的努力,終於將今天的巫峽開鑿暢通,使得原本淤塞橫流的川內江河,都從巫峽順勢而出,使蜀中不再遭受洪水的襲擊。

望帝見鱉靈製服了洪水,使人民免受水患之苦。因此把帝位禪讓給他,然後隱居於西山。

幾年後,杜宇因為在長期的為政中殫精竭慮,損害了健康,很快一病不起,藥石無救,與世長辭。他生前愛護人民,教民務農,死後同樣惦念著人民的生活。他的靈魂不忍離開蜀地人民,於是化身為鳥,晝夜鳴叫,聲音淒切。而當地百姓,也沒有忘記他們的君主,把這種鳥叫做“杜鵑”,以表達對望帝杜宇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