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鬆下重才求發展(8)(3 / 3)

四、慎重選擇合作夥伴

鬆下認為,選擇合作夥伴,事前要作過細的調查了解,確認其綜合實力,包括其經營理念和工作作風。好的合作者足使雙方得到共同發展;否則,隻能留下不愉快的結果。

鬆下電器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合作者。一般來說,這些合作者都對鬆下電器事業給予了相當的幫助,而且自己也獲得了應得的利益。

鬆下電器創業初期的合作,有時候存在慌不擇人的情況,後來則就特別注意合作者的選擇了。鬆下幸之助先生並不是一個隨便的人,他的舉措大多數是慎重的,尤其是後來,發展壯大的鬆下電器,選擇合作夥伴就尤其謹慎。與菲利浦公司的合作經曆,就是如此。

愛情中需要有一種軟弱無力的感覺,愛情包含著某種程度的靦腆和怯懦。

——[黎]紀伯倫

戰後不景氣結束以後,鬆下電器走上了正常的路子。又加上朝鮮戰爭的刺激,生意更加紅火。為了謀求進一步的發展,鬆下決定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因此,一年內他兩度赴歐美考察,尋求合作夥伴。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美國的技術相比較來說是先進的,合作的技術轉讓費也不算高。但是,鬆下經過一番審慎的考慮,還是選擇了荷蘭的菲利浦公司為合作夥伴。鬆下如此選擇,可以說是有前車之鑒的。在當時,一些與國外,尤其是美國企業的合作的公司,因為雙方了解不夠,最後不歡而散,以失敗告終。因此,鬆下堅定地主張尋求合作者,最要緊的是要先考慮對方公司的品格作風,以及考慮對方公司經營者的品質人格。

鬆下之所以這樣去作,其實並不是在找對方的毛病。

在與美國公司的合作談判中,鬆下感到他們的技術沒有問題,指導也不錯,價格也合理;但如果是美方的某些方麵出了問題,美方表示他們概不負責,就是說,他們覺得隻要自己嚴格履行了合約,就算完成了合作。對於日方的種種境遇,他們既不予以同情,也無義務援助。對於一個法治國家來說,這些做法都是絕對正常的。

荷蘭菲利浦公司則不同。雖說他們也不斷謀求與外國公司的合作,但決不輕易草率地簽個合約了事。對於鬆下電器的合作申請,他們表現出相當的審慎,在承諾合作之前,他們要求能夠對鬆下電器的現狀作充分的調查了解,然後再作出決定。菲利浦公司是這樣解釋他們的想法的:我們和世界上48個國家的公司有著成功的合作,合作就應該成功,使雙方都受益。如果貿然合作,就可能不成功,這是我們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合作就像結婚,當然要細致了解、研討對象是否合適。

菲利浦公司的這種品格和作風使鬆下深為感動。正是這種品格、作風,以及其雄厚的技術實力,使鬆下幸之助在一次次動搖的時候,最終能夠下定決心與之合作。而後來的實踐表明,菲利浦說到做到,他們甚至不厭其煩地一年三次派人到鬆下電器考察,一年以後才作出了合作的承諾。再後來,當然是合作的成功。

鬆下總結合作的經驗時說:合作“必須考慮各種問題,研究對方的品格和作風。對方是否真正考慮合作方的利益,如果是這樣,才去和他們合作。與這樣的夥伴合作,就算把事情全部委托給了他們,他們也會好好地照顧我們的。”

鬆下認為,技術引進與合作,看起來投資巨大,得不償失。其實,這樣做的結果等於擁有了一間技術先進的廠家,等於雇用了一家大公司作雇員,這又何必舍不得花錢呢?

無論就合作的深入程度來說,還是合作費用的大小、合作的成功係數來說,鬆下公司與菲利浦公司的合作,都是堪稱一流的。

通過與菲利浦公司成功的合作這件事,鬆下深有感觸:一般人對事情的看法,往往容易流於主觀,因而不怎麼能接受別人的看法。麵對某一問題的時候,如果不知如何應付而限於迷惑,那就很可能鑽進牛角尖而無法自拔。對此情形,該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是從新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問題,以修正原來的看法。這樣,就有可能發現原來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或忽略的地方。此時,你就會眼前一亮,展現出一條嶄新的康莊大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