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鬆下重才求發展(9)(2 / 3)

在這位堅韌不拔的行員的工作下,鬆下終於被說服了。那位行員披肝瀝膽的利弊陳詞和誠心,讓鬆下感動、折服,不知不覺中產生親近感,走到了一起。雖然以後的條件談判又經過了幾波周折,但那位行員總算爭取到了他預期的目的。也正因為與住友的合作以及住友給予鬆下的優厚條件,才使鬆下公司順利地度過了1927年的危機。

所以,我們應當記住:不絕望,希望就仍在前頭;不絕望地爭取,希望終究會變成現實。

鬆下認為,從長遠來衡量輕重,然後擇善而從,不屈不撓,力爭到底,成功是有希望的。堅持就是勝利,不懈努力,再輔以入情入理的說服,很少有什麼事情是辦不成的。

經營事業,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的。對內,需要部屬和員工的合作;對外,需要大眾社會的支持。憑個人的力量無法獨立撐天。

在鬆下的經營中,外界的幫助和支持,有一些是他人主動伸出手,有一些則需要自己張口伸手去請求。但請求能否獲得他人準允,是有條件和技巧的。

鬆下曾說:向別人請托某一事情,說服工作往往是很困難的。大多數人都不會痛快地答應,而是找出種種理由來搪塞,或是故意提出一些苛刻的條件婉拒。被請求的一方,當然可能有他們的苦衷,有的則並非如此。

在此情況下,如果請求的一方就此放棄,則將一事無成。因此,為了事業的成功,要力爭到底。

1928年,鬆下公司一項新的建設急需資金。當時的公司僅僅有50000元,而這項工程卻需資195000元,尚有145000元的缺額。怎麼辦?鬆下的主意是貸款。鬆下和平常有聯係的銀行負責人會晤,說明計劃,要求貸款150000元。銀行經理詳細詢問了計劃的細節,決定和總行協商後再作出答複。三天以後,答複來了:同意貸款,但這種貸款不是無擔保的形式,而是銀行方麵要求鬆下以土地、建築物乃至鬆下的信譽來作擔保。

盡管貸款有著落,但卻不是鬆下所希望的那種方式。對銀行方麵的做法,鬆下心中不那麼暢快:以鬆下的“信譽”作擔保,情意上總覺得不舒服,且也有些投機風險,萬一真的把鬆下的“信譽”賭了出去,那該怎麼辦?在鬆下看來,信譽是無價的。鬆下考慮,最理想的結果,應該是無擔保貸款。既然現在的結果不理想,那就應該進一步爭取。

憑著一種執著和自信,鬆下向銀行方麵提出了進一步的請求:“對貴行的決定,我表示衷心感激。但如果以不動產作擔保,恐怕會影響到企業的形象,不僅對公司不利,將來對貴行可能也有所影響。所以,我冒昧地請求,貴行是否可以提供無擔保貸款?”對方難以決斷。鬆下接著說:“償還貸款,給我兩年就足夠了,請放心。我廠的土地權利書和建築物權利書,都可以交由貴行保存。我很希望貴行能給鬆下公司再一次機會。”對方同意了鬆下的請求,答應再和總行聯絡一次。兩三天以後,銀行通知鬆下,決定無擔保貸款150000元。

愛情容不得強製和命令,以外部對人施加暴力是不會產生愛情的。

——[保]瓦西列夫

這是鬆下誠懇說服對方的成功範例。鬆下認為,存心說服,還要把握對象、把握時機,不露痕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你的思考之中。過分的多言多語,往往未必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說服必須依靠言語,這是一般人的常識。這種觀念認為,說服就是用有實質內容和修辭技巧的言語,去使別人信服你的觀點主張、接受某種事情或要求等等。從一般意義上來說,這種看法並不錯。然而,說服的實踐卻遠非道理那樣簡單,而且在某種情況下,這樣說服不僅起不到作用,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鬆下認為,人是感情動物,人被情緒左右的時候,往往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說服也幾乎是無濟於事的。因此,成功的說服,要深切地了解對象,不僅要了解他的性格、品質等一貫的東西,還要了解他一時的情緒、心態等等。在掌握了這些情況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時機,在一種適當的狀態下進行說服,才能有所收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