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鬆下的理念軌跡(6)(3 / 3)

1947年4月,該所創辦了《PHP》雜誌,刊發有關的研究文章。1949年2月,鬆下在這份雜誌上特辟“PHP之聲”欄目,每期親撰一文,予以發表。這份雜誌一直辦到1968年5月,出刊240期,發行數量達66萬冊。

除了內部的研討和雜誌宣傳以外,鬆下和他的所員們還四處奔走,宣講他們的研究所得,上到政界要人,中到實業界人士,小到普通老百姓,莫不如是。此時的鬆下,使命感和責任感又重新回到了身上,所員們也被他的精神感染,信心十足、精力充沛地忙碌著。

有一次,鬆下應一家法院的邀請前去講演,與會者是40餘名法院的推事。鬆下足足講了兩個小時,接下來是提問和解答。

一位年輕的推事起立問道:

“鬆下先生,您所主張的繁榮之路是非常好的,可是我見報紙上經常報導缺少煤炭,你認為如何才會有煤炭呢?”

“這要去問煤炭了,煤炭說它不願出來!”鬆下答道。

“這恐怕是開玩笑吧,鬆下先生?”

“這不是開玩笑,這是真的。煤炭沒有嘴巴,不會說話,倘若煤炭有靈,它一定會說出來。”

敬意是感情的基礎。有了敬意,感情才切實可靠。

——[法]巴爾紮克

對這一回答,聽講的人有些疑惑不解。鬆下說出一番道理來:

“我現在用人來打個比喻。比方這裏有一個公司,因為戰爭而遭到破壞。可是這個公司為了社會、為了國家,都必須重建並提高生產。那麼社長就集合重要的幹部來談話:‘各位都知道,為了社會也為了自己,必須把公司重建起來,希望大家為發揮個人傑出的技術共同努力!’這些中堅幹部答道:‘社長請放心,我們會的。’可是社長接著說:‘那很好,既然你們都願意繼續為公司效力,所以要減少你們的薪水。’他們一定會不同意:‘社長這種說法不太對!我們沒有要求加薪已經不錯了,你要我們好好工作,而代價卻是減低薪水,這未免太不合理了吧!’上述問題的道理和這種情形是一樣的。”

“如果因為煤炭是國家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資就降價,煤炭不是人,不會提出抗議,才毫不在意地做著這種犧牲。這是現在的政策錯誤,我認為這是違反PHP的。重要的東西、美麗的東西能成為家寶,也能成為國寶,這是自然的趨勢。對重要的東西,就必須以尊重來相待。”

“對重要的東西不知尊重,那是因為受到欲望幹擾的緣故。人的欲望對愈是想要的東西,愈是重要的東西,也就愈想要廉價地去獲得。可是,真理是正好相反的,人類過分受欲望的驅使時,就會變成那種情形。對重要的東西,不但不重視反而會加以虐待,這就是現在的政府。這樣是沒有辦法重建的。”

鬆下接著說:

“煤炭的價格太便宜,米也太便宜,所以米和煤炭都不出來,結果是不必要的東西都漲價。如果不停止這種政策,就不合乎PHP。”

就這樣,鬆下開始了他的講演生涯。讀書很少的鬆下,對講演一類的事情並不內行,此時則在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驅使下,到處理直氣壯地宣講他的理念和理想。許多機構、單位不僅邀請鬆下去講演,還聘他作顧問。

戰後之初的驅逐令取消以後,鬆下可以回到總經理的位置上工作了,他隻好把PHP的事情交給別人去辦。但他還有這樣的考慮,自己不能老是站在經營第一線,一旦有人接班,自己就可以全力推動這個PHP運動了。

鬆下以實業家的身份辦研究所,探討有關人類的一些比較根本的問題,是他心底的願望。幸運的是,這一與其經營方向不一致的舉動,對他的實業家未來並未造成負麵影響,反倒因緣際會,使他那些平日在經營管理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得以整理、反思,進而升華為哲理色彩相當濃厚的經營管理之道,從而使他不僅成為此一方麵的實踐者,也成為這一方麵的理論家。

1955年,鬆下幸之助在鬆下電器創業35周年紀念會上,發表了公司未來五年的計劃。這個計劃的指標是:1956年的總銷售額為320億元,1960年時達到800億元;員工預計每年增加10%,將由11000人增加到18000人;資本額由30億增加到1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