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鬆下談成功經營的戰術(7)(1 / 3)

岡田先生又說:

“你的想法倒是很偉大,但若賣不出二十萬個,你將怎麼辦?”鬆下說:

“若賣不出去的話,您就照規矩收錢了,這是我自己的虧損,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我一定要照我的構想去做。”

於是鬆下就這樣和岡田夫婦交換了條件。以當時的情況看來,似乎很難有很好的表現。於是鬆下就向他們解釋,“我現在三十歲,正直年輕,無論如何都會很拚命,不論是開發產品或從事販賣,我日夜都在想,怎麼做才能做得最好,終於得到這個結論,才到岡田先生這裏來請求幫忙。”鬆下說這番話時說得非常認真、熱忱,使岡田先生覺得年輕人確實該這麼做,也該有這種氣概,於是他突然展現笑顏:

“我做買賣以來,還不曾遇到像你這樣的交涉方法。好吧,如果你能在一年內賣出二十萬個,我這一萬個就免費送給你,好好地做吧。”他鼓勵著鬆下。

鬆下受到岡田先生的鼓勵,馬上展開行動。就開始不斷地免費提供樣本,寄給實際需要的市場試用。

所以,當寄出差不多一千個左右的樣本時,就有人一次又一次地訂購,使得本來是作為樣本的產品,也充數賣了出去。就在十二月時,已經突破和岡田先生約定的二十萬個,另外賣出二十七萬個。

1928年年初,有一個人突然到鬆下家來拜訪。鬆下一麵想這個人是誰,一麵往門口走去,到外邊一看,眼前站的竟是岡田先生本人。岡田先生很少去拜訪別人的,鬆下起初以為是過年,他順道來訪,但看他穿著整齊的裝束,帶著禮物,顯然是特意地從東京到大阪這邊來的。

“鬆下先生,今天我是來向你道謝來的。”岡田先生說著,鬆下立刻引他到裏邊坐,進屋以後,岡田先生把係有禮繩的一萬個幹電池訂金一千五百元,和一張感謝信,遞給鬆下。然後說:

“這實在令人吃驚。做夢也沒想到會賣出這麼多幹電池,過去十五年來,我接受過各種計劃、交涉以及訂購,但大部分都沒有下文。你這次的銷售成績,可真是驚人,老實說,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好的成績。在那麼短的時間裏,賣了四十七萬個,是日本電池界從未有的現象。”他極力地讚賞我。

聽到岡田先生發自內心的稱讚和感激,鬆下感到非常高興。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這事過後沒多久,岡田先生去世了。公司業務由他太太一手接管,鬆下照樣也受到了岡田夫人的照顧和勉勵。由於照明燈的市場需求量愈來愈大,由岡田電池公司所生產的電池已供不應求,因此鬆下就自己建立一個電池直營工廠,而岡田夫人並不因個人利害關係來責備鬆下,反而很體諒地勉勵他要好好地做,並且告訴鬆下一些經營時會遇到的困難和經驗,還告訴鬆下,應該怎樣“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類本質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疏遠”的基因。造成疏遠的,不論是機械或組織,正是人類自己集思廣益,以自己的意誌,創造出來。然而,這不該使人類不幸,而是使人類的共同生活能更幸福、更愉快才創造出來的。這對國家與國家來說,也是一樣。這些使人類彼此疏遠的情形,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假如大家都一致徹底做如此的想法,人類的疏遠情形,就會消失。

對財產先入為主的觀念,比其他事更能阻止人們過自由而高尚的生活。

——[英]羅素

事實上,人類之所以有疏遠情形,並不是科學在疏遠人類,而是人類自己在產生疏遠。換句話說,就是人類不珍惜自己。

假設在一個組織內原本有許多人,各自分擔著任務,做著各人的工作。如果一旦介入了新的機械生產,為此,半數的便失去了工作。此時,如果把這些人置之不顧,那人類就會發生疏遠了。反之,如果給與適當的指導,安排高度技術的工作,如此必定皆大歡喜,整個組織也會呈現出理想的和諧,也就不會發生所謂的人類疏遠的情形了。所以,這根本就不是由機械來決定,而是由人類自己來決定的事呀。

為此,人類必須時時以幸福作為前提,且經常要考慮到:“為什麼要製造這種新機械?”“那是為了人類的幸福之故”。若能如此,無論製造、裝配多麼優異的機械,也就不致造成人類的疏遠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