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鬆下談成功經營的戰術(8)(1 / 3)

當自己商店附近,出現了出售同類貨品的商店時,我們往往感到不安。如果他們訂的物價比你的低,你可能會馬上就沉不住氣,覺得自己也該賣便宜一點。

於是,可能發生一場低價出售的競爭。結果往往是銷售商得不到合理的利潤,而直接地威脅到商店的生存。這種兩敗俱傷的例子,比比皆是。

鬆下電器公司的銷售網,遍布日本。有時候,同一條街上,會有好幾家同時出售鬆下電器的商店。有一次,一位老板很苦惱地對鬆下說:“有些商店將物品價格定得很低,使得我們常被迫降價,而得不到合理的利潤。您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呢?”

由於這個問題經常發生,於是鬆下說:

“我很了解你的苦惱。但是,以其他商店的售價為標準,來訂定自己店裏的售價,這是正確的做法嗎?貴店有貴店的服務及特色,這些綜合起來,再作價值判斷,是不是比較正確呢?”

“鬆下先生,您說得對。但是,我應該如何加強服務呢?提起價錢,我真是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在這個人的觀念裏,價錢就是一切。但他口口聲聲所說的價錢就是商品的本身。他認為隻有商品的價值才是價值。其實並不是這樣。平時,我們去咖啡店喝咖啡。如果隻算咖啡的價錢,應該是很便宜的,但是實際定價,卻比隻賣咖啡的價錢高出許多。但是,仍然有那麼多客人高高興興地來光顧。可見,咖啡店所定的價錢,除了咖啡以外,還加上了裝潢、音樂、服務等種種因素,而形成最後的價錢。於是鬆下對他說:

“現在我請教你一句話,你店裏的員工是免費的嗎?如果不是,那麼價格的差異問題,就好解決了。當您的商品價格定得比別家貴時。當然,客人會發出疑問:‘為什麼你們賣得比較貴?’你可以回答他:‘這雖然是同樣的物品,但我們在出售時,同時也附加了本店的靈魂。’”

這位老板想了一會兒,點點頭,滿麵笑容地說:

“你說得對。原來我太鑽牛角尖了,隻想到商品本身的價格。現在,我才發覺,隻要敝店也有很好的‘靈魂’,就不會輸給別家店了。這的確是個無法違背的道理。這樣一來,我們就絕對要負責服務到底。因為在售價之中,已包括了本店的技術服務費及信用費”。

於是,這位老板就很滿意地離開了。後來,這家商店從此很認真地加強他們的服務,顧客們都感到很滿意。也得到了相當可觀的利潤。

除了希望賺錢,還要考慮與整個商界的相關問題,才具有說服力。

為了獲得彼此的通力合作,而隻是一味拜托別人,那是不夠的;應該也要把對方的利害關係說明清楚,這樣才能引起大家共鳴,從而適時予以說服。

日本的鬆下電器公司在1933年到1934年間,決定製售電燈泡。當時,日本的電燈泡水準不齊,從一流到四流都有。一流的是一個公司製造的M牌燈泡,每個定價三十五錢,二流貨為二十五或二十六錢,三流的十五或十六錢,四流的十錢一個。銷售量最大的,不是十錢一個的四流貨色,而是一流的M牌燈泡,約占市場銷售量的百分之七十。

適可而止是最大的財富。

——[英]豪厄爾

那麼,鬆下公司新發售的電燈泡價格,要定在多少才合適呢?燈泡品質的等級是一流,二流,或末流?鬆下經過多方思考研究決定,把售價定在三十五錢,也就是一流品質的價格。

鬆下曾在發售前征詢了顧客的意見。顧客說:“鬆下先生,那樣的話,我覺得不太合理。M牌燈泡因為品質優良,所以賣到三十五錢,但是你們的國際牌才第一次做燈泡,就想賣到那個價錢,實在有點難以想象。”“如果是二十五六錢還差不多,否則,一定沒有人會理你。”另外也有顧客這麼說:“如果是三流的價格,大概可以賣得出去。”

鬆下對他們的說法雖然感到有點失望,但是不論怎麼說,畢竟還是一個完全沒有被證明的新產品而已,顧客的批評也很有道理。因此,他還是認真去考慮他們的說法和態度,也把燈泡業界的現況和將來,作了通盤的探討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