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鬆下談成功經營的戰術(8)(2 / 3)

最後,鬆下就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非賣三十五錢不可。後來鬆下到北海道接洽批發商的時候,他們都表示三十五錢一定賣不出去。他說:“如果你有培植鬆下電器公司的意思,那麼就請你賣三十五錢吧。我們將來一定會做出更優秀的產品,目前剛開始,當然還沒有辦法。也許現在大家都認為不好賣,但是,假如都沒有人願意試著賣賣看的話,工廠如何能夠生存呢?電器業界也要相互競爭,才能獲得進步,所以,這種燈泡賣三十五錢,就是為了培養鬆下電器公司成為一流的公司。各位無論如何請多多考慮。”

當鬆下講完之後,連最初表示反對的人也說:

“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們就配合看看。”結果大家都以三十五錢的價格出售。就在國際牌燈泡不斷地努力,以及顧客們熱情地幫助之下,銷售量最後比M牌燈泡還要好。

本國產品絕不比外國差,價格相同是理所當然的。

在談到價格問題時,有位老板說:“它的價錢,要和在德國評價最好的商品一樣。”對方則認為這樣太貴了,因為日本銷西德的產品,都比本地便宜了百分之十五。“既然是來自同一國家的產品,則都應該便宜百分之十五才行,而要求和西德的價錢一樣,這是不行的。”聽起來,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這位老板則表示,這產品絕不會比德國的一流商品差,因此以同樣的價錢銷售,也是理所當然的。隻是日本產品的品牌,尚未打開知名度,因此在銷售此產品時,一定要說明“這是日本一流的商品,就以比德國的一流商品價便宜百分之三的價格,來當做是宣傳費好了。”聽了這席話,對方表示:“從日本來的一流產品,而像這樣的說法,你倒是第一個。這個買賣到此。我已很清楚了:很高興賣這個產品。”於是這筆生意便成交了。

同樣是日本的產品,一個比德國貨便宜百分之十五,一個價錢不變,隻是從其中提出百分之三,作為宣傳費,並且使人很樂意地去銷售此種產品,結果是後者大為暢銷。

有些日本商品剛開價是一百元;後來就降成九十元;再降成八十元……像這樣價格不定,沒有銷售計劃的結果,隻會把自己的信用降低。批發商也因此無法安心做買賣。

但是像上麵所說的那一家公司,就沒有這種顧慮。不但使信用提高,也很容易把商品銷售出去。我想這確實是做買賣時,一個可行的方法。

一味討好顧客而不堅守經營原則,反而得不到顧客的信賴。

我總意識到,富貴和豪華都不會使人滿足。

——[美]鄧肯

鬆下在開始做生意的兩三年後,很想把當時製造的兩用插頭推銷到東京。於是決定到以前從沒有去過的東京去,爭取開發市場。

鬆下準備坐夜班車出發的當天,工廠的二十九名員工,都到門口歡送他。在這種鼓勵下,鬆下精神抖擻地前往東京。

第二天清晨,抵達了東京。因為是第一次到東京,東西南北都分不清楚,隻能依靠地圖,尋找每一家批發商。出發前,他已查好東京批發商的商號名稱,因此找到一家就訪問一家。像這樣從早到晚,在東京市區邊走邊拜訪,然後又坐夜間火車回大阪。

就這樣,鬆下一連做了三年。這期間,從來沒有在東京住過一晚。鬆下認為如果在東京住一個晚上,然後坐第二天早班車,那白天時間就浪費了。鬆下覺得這樣做不好,所以來回都利用夜班車。

在這三年中,鬆下逐漸打開了東京的市場,漸漸有了銷路。銷售的商品種類也增加了,工廠也漸漸發展成完整的雛形了。

在訪問第一家批發商時,鬆下將帶去的產品給他看。

這個批發商,拿起鬆下的商品,端詳了半天,然後盯著他說:

“這東西你想賣多少錢?”

“這東西的成本,每個花了兩角,所以我希望您能以每個二角五分的價錢買下。”

“二角五分嗎?價錢是不高。可是,你是頭一次在東京推銷,那麼你應該多少算便宜些,算二角三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