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四周的人,因為戰爭及空襲,有的身體殘疾,有的家破人亡,骨肉離散。鬆下自己想:“比起那些人,我已經幸運多了,至少我還有生命啊。而且這一次的失敗,不是經營上的錯誤,是因為戰爭輸了的緣故,是個人能力無法挽救的,所以應該拿出勇氣,從頭再來。”
那時,鬆下先生已經五十歲,身體健壯,精神旺盛。雖然損失了所有的財產,又背了高額的債務,還能勇敢地麵對現實,振作精神,開始苦幹,以圖東山再起。
這種體驗、這種思想,不隻是他自己,當時大多數人都有。也就是這些人的力量彙合起來,才能完成戰敗後的複興重建工作。
在愈困難的環境中,也愈能考驗一個人的能力和胸懷,這就要有遇事不怕死的精神。
人在遇到重大的事情時,要麵對事實,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沒有人會認為麵對困難是件愉快的事。在現代的青年中,也許有些人會說麵對困難是很刺激,或是很好玩的。但坦白說,那至少不是可喜的事。不過,遇到困難而能夠毅然麵對它,視為男子漢的願望而樂意加以處理,也是很重要的。從這裏所產生的正義感和自我挑戰的勇氣,在現代社會中尤其重要。
因為這樣的人,才是遇到大事不會束手無策的人,對重大的事能夠下決斷。在人多而人才少的公司裏麵,對這表現突出的人應當重點培養訓練。
古代的武士對任何事都抱著不怕死的精神。但在今日,死是莫大的罪惡;至少沒有人認為死是偉大的。不過雖然不特別怕死,而遇事不怕死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是相當難得的。
西鄉隆盛這位曆史人物,現在有許多人攻擊他;但也有人認為他是非常傑出的人物而極力稱讚他。認為他是傑出人物的原因,無疑是因為他聰明;但重要的是在於他不曾把自己的利害關係與事物連起來考慮。
西鄉隆盛與勝海舟共同策謀,把搶救江戶免於遭受兵火之劫視為自己的責任。這種行為,除非具有超越利害關係的胸懷,否則是絕對辦不到的。真正以生命為賭注之舉,非具這種胸懷不可。這就是為國家為社會,隨時可以捐軀,把個人的利害關係置之度外的精神。
金錢不是目的,而隻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
——[英]撒切爾夫人
舉個例說,商人都希望稅金愈少愈好,沒有人喜歡被征收太多的稅。可是,在稅務機關方麵,想法卻不一樣。假如有這種情況,因為你賺了一百萬元,稅務部門要你非繳七十五萬元的稅金不可。你心裏覺得繳納五十萬元就足夠了。
但是,如果你在從另一方麵想:這些錢不是我的錢,可以說是國家的錢。由於我在做生意,這些利潤可以暫時作為我自己的錢,但本質上全部是國家的。本來所賺的錢縱然視為己有,但自己死後錢能帶走嗎?真正自己的東西在自己死後也要送給別人,不是由子女繼承就是送給親友;或者沒有人繼承也沒有親友可轉送時,就歸還國家。換句話說,把這些當做在本質上全部不是自己的東西。
這樣一來憂慮就消失了。結果自己改變想法,沒有一句怨言地繳納了稅金。稅務署方麵也覺得你是個老實人。總而言之,這根本上都是想法的問題。如果心裏覺得不該被課稅的話,即使隻要繳納數十元,還是會想出種種借口來搪塞。
事情的結果往往因人的想法不同而不同。所以男子漢應該有寬廣的胸懷。
問題發生後,在追究他人之前應先檢討自己,尤其是經營不善。
人往往容易注意到別人的缺點,發生問題的時候也容易把責任歸咎到別人身上,而很少責備自己,但實際上自己完全沒有責任的情況並不很多。即使認為自己可以完全置身事外,那恐怕也是主觀的看法。如果能夠超越人性從更高處的觀點來看,那就不僅可以發現別人的過失,同時也能夠看到自己的缺點。
是否真能做到這種地步我們暫時不去談它,但是人們在問題發生時,在歸咎他人之前至少應該先檢討一下自己有沒有過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鬆下電器在經營過程中,有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情,那就是“熱海會談”。1964年正是不景氣的時候,鬆下電器在熱海召開座談會,招待全國兩百多家經銷商及代理店的老板們,以了解他們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熱海會談”。
為什麼要召開這次座談會呢?原因是當時全國的經濟非常不景氣,很多企業都陷於停頓狀態或破產。電器行業的情形也差不多,甚至連一流的公司都虧損十分嚴重,無法再繼續經營,因此為了了解代理店和經銷商的營運狀況才召開了這次熱海會談。
了解到的情況非常不好,出席會議的老板們大都抱怨經營上一直出現赤字,其經營惡化的原因幾乎全部歸咎於鬆下電器的指導不善。